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辅导 > 考研复习 > 正文
研友分享:2011年教育学考研笔记总结
作者:评价网 来源:评价网 发布时间:2011-05-24 12:07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父(英甫),笔名李浩吾、健夫、姚应夫、江一、叶公朴、牛犇等。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我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杨贤江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县)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幼年聪颖过人,学习刻苦,高小毕业后留校任教。17岁,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经常撰写论文,初露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才华。1917年毕业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斋务助理和教育科助理等职。1919年,经邓中夏介绍参加“少年中国学会”,被选为该会南京分会的书记,并担任分会会刊《少年世界》编辑。1920年,杨贤江被选为“少年中国学会”第二届评议部评议员,开始摆脱“教育万能论”和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去。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春,受聘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的实际主编,通过《学生杂志》宣传马列主义,介绍进步杂志,指导青年和学生运动,并亲自撰稿回答青年学生所提出的涉及思想、政治、读书、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种种问题,成为当时知识青年的良师益友。1924年,当选中共上海地方兼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改组后的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青年部长,兼任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教务主任,发起了对教育界复古思潮的批判。

  1926年底,杨贤江离开《学生杂志》,投身于上海工人起义的组织工作。1927年春,在北伐军攻克的杭州担任《国民日报》编辑。蒋介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出版的《革命军日报》社长。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回上海坚持地下斗争。同年底,东渡日本,负责中国留日学生特别支部工作。

  客居日本期间,杨贤江于革命活动之余,积极从事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编写和翻译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和教育论文,翻译出版了日本山下德治的《世界史纲》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等书,撰写出版了《教育史ABC》一书。

  1929年5月,杨贤江秘密回国,寓居上海,专事教育理论的著译工作,并接受党的委托、克服种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在不到半年的时向里完成其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新教育大纲》,从而“奠定了杨贤江作为新兴教育理论先驱者光辉的历史地位”。

  由于工作繁重,环境恶劣,杨贤江积劳成疾,于1931年8月9日病逝于日本,享年仅36岁。

  《新教育大纲》共有三章(内含十二节),三章之前加有“序言”和“绪论”。第一章的标题是:“教育的本质”,内含四节。第一节,教育是什么。第二节,教育的本质及其变质。第三节,批判几种对教育的曲解。第四节,教育的效能。第二章的标题是:“教育的进化”,内含四节。第五节,原始共产社会的教育。第六节,封建社会的教育。第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第八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三章的标题是:“教育的概观”,内含四节。第九节。教育与经济。第十节,教育与政治。第十一节,教师。第十二节,学生。《新教育大纲》全书共约13万字。《新教育大纲》最初是作为“新兴社会科学丛书”之一,于1930年2月由上海南强书局出版的,同年9月再版。作者署名“季浩吾”。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书籍,《新教育大纲》出版不久即被列入“禁书”而遭查封,但它却很快传入了当时的红区。如1930年8月印刷的“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讲义”基本上是根据《新教育大纲》节印而成的。解放后,《新教育大纲》经过整理之后,以杨贤江的署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61年重新出版。1982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又将《新教育大纲》纳入《杨贤江教育文集》予以出版,这是目前较易见到的本子。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的重要著作,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杨贤江关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新教育大纲》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论问题:

  (一)教育的起源及教育的变质

  教育的起源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教育大纲》中,杨贤江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摒弃了以往的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的种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实际生活需要”的教育起源论。

  在《新教育大纲》中,杨贤江正确地指出:教育起源的动因并不是什么玄妙之物,决不是以往所鼓吹的诸如人性、教育者的意识或天命之类,“若说教育是与现实的经济生活无关,单凭某个人头脑中的思索所得决定,从来就没这样一回事”。教育只不过是一件“日用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教育的发生就只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在杨贤江看来,“生活”既包括“衣食住的充分获得”,也包括“知识才能的自由发展”,而且“生活”必然是“集体的社会的”生活”,这就是说,“生活”应该而且必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物质生产的活动和精神方面的活动。与此相应地,原始社会的教育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获得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实用教育”,二是为安慰精神而进行的“宗教教育”。

  《新教育大纲》指出,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就是由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原始社会的教育虽然很简单很贫乏,但它既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又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占有。只是私有制产生之后,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情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育除了具有原始社会教育的职能之外,又增加了作为支配工具的职能。而且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后一种职能愈显重要。杨贤江将这种教育职能的变化,称之为“教育之变质”。

  《新教育大纲》指出:“教育之变质”产生于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使支配阶级有闲暇时间受到文雅的教育,而被支配阶级则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只有劳动的义务。于是,实践和理论开始分离,劳动和教育分为两途。这时的教育便是阶级的教育。从奴隶社会产生以后,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了以下五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教育与劳动分家”,“第二个特征是教育权跟着政权走”,“第三个特征是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第四个特征是两重教育权的对立”,“第五个特征是男女教育的不平等”。

  《新教育大纲》着重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之变质”问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是商品生产;第二,是少数资本家独占生产手段;第三,是工银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关系笼罩着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它不再高唱假仁假义的虚伪道德,而转而重视实际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因此,同封建主义的教育相比,资本主义的教育便具有如下两大特征:“第一,封建时代对庶民不施教育;资本主义时代要对全民实施义务教育。第二,封建时代的教育,差不多只是道德教育;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却推广范围而以传达日常生活上的知识技能为目的”。资本主义的教育只所以会具有上述两大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点的理由,是以农业生产为社会主要产业的封建时代,庶民没有研究学问的必要;但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中,这种经济组织的本身需要文字;故普及教育只为了养成国民的劳动力,却不为了国民自身的幸福。第二点的理由,是封建制度为尊重礼仪的制度,故教育注重道德,借以养成安分的良民;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方经济组织的自身需要知识技能;他方为了收揽劳动者的心,也有注重劳动教育的必要”。所以,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阶级性,而片面溢美资本主义教育的所谓劳动化(或生活化)、科学化、平民化(或民众化与社会化)、中立化(或公平化)、国际化(甚至和平化)是极为错误的。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2012年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五大块复习法  ·考研倒计时:心理学复习四大法解决冲刺难题  ·深度解读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冲刺三重奏  ·农学联考名师指导:未来三个月全为这三小时  ·名师分析:略谈考研专业院校如何选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