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二下)
作者: 来源:文都|http://www.xzkaoyan.com.cn 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4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劳动对象B。劳动者技能的高低

  C。生产工具D。产品的质量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D。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3.“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发展是自发的

  B。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C。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

  D。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通的

  4.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

  C。改革D。生产力发展

  5.“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

  7.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

  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

  C。哲学、艺术、宗教

  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

  10.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社会生产

  B。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

  C。从事生产活动的人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1.社会形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2.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思想

  B。执政党的指导思想

  C。人民的群众的思想

  D。统治阶级的思想

  13.社会意识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14.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5.“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确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1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1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8.决定国家性质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意志

  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0.经济基础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21.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2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3.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24.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B。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意志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完全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25.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生产实践B。劳动工具

  C。语言D。精神文明

  2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和更新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纯粹的物质生产过程

  B。纯粹的精神生产过程

  C。纯粹的人自身生产过程

  D。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27.“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机械论观点

  D。历史辩证法观点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B。先进文化的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D。文明水平的不同

  2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30.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31.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C。改革是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质变

  3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宿命论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3.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一种动力,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3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改革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B。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

  C。改革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D。改革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35.“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C。科技革命可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3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是否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7.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

  3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形态越先进

  D。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

  39.交往的最基本形式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B。经济交往和政治、文化交往

  C。家庭交往

  D。思想交往

  4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阶级斗争规律

  4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的能动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实践能力

  42.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

  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4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44.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工具和目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45.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既具有自然性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具有阶级性

  46.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47.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生物性B。社会性

  C。历史性D。阶级性

  4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并无不同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NextPage]

  二、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生产方式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会在阶级社会长期存在

  B。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即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4.先进文化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反映社会前进趋势的文化

  B。促使人们在精神上健康向上、智力上不断发展的文化

  C。社会的精神文明

  D。具有信息传播、教育和塑造功能的文化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6.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实践既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7.面临环境日益被污染的状况,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C。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8.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9.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比法律古老、长久

  B。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道德依*社会舆论、信念、传统、教育、习惯来起作用

  C。法律只适用于违法行为;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行为

  D。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因此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无阶级性

  10.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D。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它是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13.社会意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意识

  14.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国家政权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D。道德思想

  15.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6.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B。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D。作为检验真理正确性的标准

  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B。它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18.同生物有机体相比,人类社会有机体的特征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它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B。它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C。它的再生和更新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它不具有超个体的性质

  1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给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提供了指导,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把社会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

  B。指出对社会要进行总体研究

  C。指出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完全一致性

  D。要求把个别社会现象放到社会总体中进行说明

  20.社会规律特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C。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21.在看待历史问题时,有人认为“一人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否认历史规律性的唯意志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2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B。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C。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直接改变意识形态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24.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劳动的发展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阶级斗争的历史

  D。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26.在当今时代,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全球问题”。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全球问题”是科技发展造成的,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27.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帮助其形成和巩固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

  B。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社会关系

  2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

  C。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30.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31.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人人创造历史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3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改善人的异化

  33.“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C。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D。无论哪能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34.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的规律原理

  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3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对人民负责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因此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37.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8.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3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40.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41.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C。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D。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42.生产关系和阶级的关系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关系是阶级划分和阶级结构的基础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关系产生的直接原因

  C。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关系

  D。生产关系体现着阶级关系

  43.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看到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4.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B。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D。作为检验真理正确性的标准

  45.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B。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C。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

  D。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6.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7.唯物史观的交往概念,包括的内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交往是人与人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C。物质交往是基础性的交往

  D。交往是建立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

  48.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交往的重要作用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B。交往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交往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D。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49.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50.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

  5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5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与生俱来的

  B。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53.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

  B。实现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选择

  C。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的需要

  D。在对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

  54.下列各项属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个人所处的环境

  C。社会的需要

  D。个人主观愿望

  5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对规律的掌握

  B。道德价值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5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57.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58.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

  D。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NextPage]

  一、选择题Ⅰ

  1.【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简称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C项)。生产工具不仅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还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地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而试题问的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所以排除A。政治制度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法律制度,在三者中最重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决定着政党制度、法律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明确指出:“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所以本题选D。

  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理解。题干的材料是恩格斯的一段话。选项A、D,是错误观点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选项B不是题干的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内容。选项D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和更替的诸种社会动力。要求考生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准确的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中,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在质变的时候的一种形式,本题问的是“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只能选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中的发展,不属于社会形态更替的,本题所以不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题是问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一个直接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原因,所以D也不选。

  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题干的命题坚持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既强调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或曰政治法律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政治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并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它对于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等起到核心作用。

  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后者决定前者的性质。正是所有制关系才能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的变为现实的,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分配、交换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其他选项内容都被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

  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而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由以上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分类中可以看到,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是选项D。

  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全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正是经济关系决定着政治、思想、文化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10.【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1.【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形态概念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历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是人类文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所以本题选D。

  1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国家的阶级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因而,在社会意识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占据统治地位。所以本题选选项D。

  1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区分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但社会意识不仅是意识,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概念,它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社会意识包括着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意识,包括着所有人的意识,是所有这些意识的总和,所以本题选A。

  1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社会意识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这些都是社会意识的特点。但社会意识中有先进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起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本题选A。

  1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国家概念的正确理解。在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当然它同时具有其他的职能。但仅把国家看作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确实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故本题中D项准确反映了这段话的含义。本题在历年真题中曾经涉及到。

  1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于该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运动与静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所以选项ACD都是干扰项。

  17.【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

  18.【答案】C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国家性质、国体的概念。考生只要理解了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等概念的一致性,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1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主要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所以本题选D。地理环境对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结构和民族气质均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是比较小的。

  20.【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基础概念。经济基础作为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重要范畴,其确切涵义就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这道试题提示考生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

  21.【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本知识点。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是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所以AB不对。C项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这是错误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也能影响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只有D才是正确的。

  2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但它不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因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而正是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换言之,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测量器,直接决定社会制度即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本题选C。

  2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认识,也即是考查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问题。人的意志多种多样,选项B显然不是必然的,所以排除B。选项C的问题在于不完全否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所以排除C。选项D没有正确理解自由的内涵,人可以认识规律,可以有自由,所以排除C。人的意志的产生及其结果受到社会规律和其他人的作用,所以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历史的合力过程”,所以本题选A。

  25.【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会体理论指出,社会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整个社会有机体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所以本题答案是A。

  26.【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统一。在这三种生产的过程中,社会成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有机体”。所以本题答案明显的是D。

  2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英雄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理解。题干引文是来自马克思的原话。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是对立统一关系。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领袖等英雄人物也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中人”。本题要求考生理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关系。

  2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同时代的,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看,不会有本质的区别。决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的是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正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上层建筑是为生产关系服务的,所以本题选B。

  2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史观的正确理解。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是具体的,也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永远不会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情况,那等于是说,人民群众可以创造任何历史,这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本题选A。

  3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这两个方面都是正确的,只有两个方面的统一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以本题选项AB夸大人的活动的作用,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选项D认为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人的活动有体现社会规律的,有不体现甚至相反的,所以不能选D。

  3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改革的知识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坚持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改革不是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质变,也不是解决所有矛盾的途径。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

  3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是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历史,人的自觉活动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观点,是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观点”(B项)。

  33.【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它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项),也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它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D项)。A项“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般指的是阶级斗争。C项是模糊不清的观点,B项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所以ABC项作为干扰项要排除。

  34.【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的知识点。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不是根本质变;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是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选项ABC是关于革命的理解。

  35.【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作用。题干是马克思主义在讲到科技革命的巨大社会作用时讲的一段话。马克思说,“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讲的就是“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C项)。

  36.【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解。关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二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此题是说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直接反作用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对整个社会发展起作用。这就决定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先进与落后所决定的。因此,题中所提供的四个备选答案中A、B、C项都不符合题意,应当排除,只有D项才是正确的答案。

  37.【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发展史,都是由劳动所决定的,理解了劳动的历史,也就理解了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历史。劳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理解人类社会的“钥匙”是选项D。

  3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关系的掌握。题干的材料来自马克思,说的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选项A、B表述正确,但不是题干所表达的内容。选项C是错误的,比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如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先进,但不能因此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更先进。

  39.【答案】A

  【解题思路】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交往概念,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但是,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4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规律,具体是考查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重要地位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许多规律,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都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其中ABD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贯彻人类社会始终起作用的规律,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起作用的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项)。

  4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的观点。这属于最基本的知识点之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答案是C。

  4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的知识内容。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本题选B。至于选项A,讲的是人的属性,不是人的本质问题。CD选项与人的本质问题也不相关。

  4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的原理。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这也就是说,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物的价值是一种被创造的价值。人的价值又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本题选D;选项A完全不问人的社会价值,因而是不全面的。选项BC,强调个人的价值,以至要求摆脱社会的制约,这些观点都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因此都不选。

  4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本质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在人的价值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工具(手段)和目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工具(手段),人们之间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其他的选项都是干扰项。

  4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价值和人的二重性问题。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B项)。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成员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46.【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知识点。选项A,不能说明“统治”的原因,动物和人类一样必须依赖自然界,但动物不能“统治”自然,所以依赖自然不是统治自然的原因,故而不选。B选项是同语反复,我们不能把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作为原因。至于选项C,当然很重要,但还不是人类能够“统治”自然的原因。只有D正确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4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的知识点。人的本质有两个方面,就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是劳动,就人与人的区别,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本题选择B选项。至于其他选项,都没有反映出人的本质的根本点。

  48.【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以及人的才能本质上都是后天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并未完全否定先天的差别,所以排除A。马克思也不否认人的才能有所不同,所以排除C。选项D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主观努力只有在实践条件的基础上才会发生作用,所以根本的原因仍是后天实践。

  49.【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项。

[NextPage]

  二、选择题Ⅱ

  1.【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点。选项A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选项BCD正确反映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

  2.【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存在的理解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了人口、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三项基本内容。社会关系和法律制度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在本题中,A、B、C符合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3..【答案】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掌握。在阶级社会不会有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存在,所以排除选项A。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所以选项B正确。社会意识要大于意识形态的含义。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也有其意识形态,它属于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所以排除选项C。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以选项D正确。

  4.【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把握。先进文化首先是反映社会前进趋势的文化,促使人们在精神上健康向上、智力上不断发展的文化,所以选项AB正确。C、D两项的区别是:先进文化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范畴,落后文化不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范畴。所有的文化都具有信息传播、教育和塑造功能,有这些功能的文化可能是先进的,也可能是落后的。所以,C项提法正确,而D项说法错误。

  5.【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知识点。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构成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三个因素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选项ABCD都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符合必要条件的范围,所以都选。

  6.【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理解。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于社会历史来说,人是主体,而人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存在则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实践是人的活动,是人与世界的中介,人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所以实践不是历史的主体,也不是社会历史的客体。至于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是社会生活的内容、现实基础和存在方式。所以答案是BCD。

  7.【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有三个主要因素,即地理条件、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和D项,B、C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8.【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二者是辩证关系。人类能够认识和掌握规律,但不能改造或者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性的规律,所以选项AD是错误的。本题中符合题意的有BC。

  9.【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A、B、C项正确反映了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因此是正确选项。由于法律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都具有阶级性,所以D项是错误的选项需要排除。该知识点比较基本,但是有一定难度,值得考生引起重视。

  10.【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知识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包括,它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内在的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上述分析,选项ABCD都是生产关系客观性的体现。

  11.【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是基本的重要知识点。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一旦产生之后,便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各个方面,如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社会经济的不同步、不平衡,社会意识自身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所以本题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

  12.【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生产方式是全部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同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存在形式。依据以上对生产方式的理解,本题全选。

  13.【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理解把握。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绝对观念在人的头脑中的体现,所以选项C不选。选项D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意识的表述。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题符合题意的是A、B。

  14.【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上层建筑的概念。上层建筑分为思想上层建筑(社会观念结构)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思想上层建筑主要是由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构成,政治上层建筑主要由国家政权、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警察、法庭、监狱、政府等设施组成,依据上层建筑的分类,本题AB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选项CD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5.【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解。题中四个命题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表现,但本题问的是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什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本题选择ABD,这些是生产方式本身的体现。人类的历史当然也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所决定的,所以社会形态的更替史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不具有归根结底的意义,故而本题不选C。

  16.【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力标准问题。ABC三项都是对生产力标准内涵的理解;D项错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17.【答案】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意识的理解掌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但这不是社会意识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原因,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社会意识的可以发挥其消极的作用。所以排除选项A、C。社会意识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起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本题选B、D。

  18.【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有机体特征的理解。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它的再生和更新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所以选项ABC表述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可选。社会有机体是对社会进行总体研究,具有超个体的性质,所以选项D不选。

  19.【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对社会进行总体研究,从总体中理解和说明各个部分,即要求从对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所以选项ABD可选。社会有机体理论主张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但并不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所以选项C不选。

  20.【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规律的特点。它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经常考到的一个基础性知识点。ABC都是社会规律的特点,分别是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D明显错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虽然有作为规律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还有重要的区别,它们并不一致。

  21.【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英雄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的认识。题干的内容是典型的英雄史观的观点。选项ABC都符合题意。但从题干无法得出这是属于旧唯物主义观点的论断,所以排除D。

  22.【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发现社会的阶级斗争,提出阶级斗争学说,这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所完成的,选项B不符合历史事实。选项A、C、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阶级斗争的新认识。

  23.【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科学技术可以直接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科学技术并不能直接改变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所以本题选B、C。

  24.【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综合地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等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审题,本提问的是错误之处。个人意志可能影响、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所以错误的表达有ABC。这段话没有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相反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D不选。

  25.【答案】AB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要求考生必须弄清楚题干的意思。要抓住题干中“归根到底”这个关键词。题中的四个备选项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发展史”(A项),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B项),即“生产力发展的历史”(D项)。所以ABD项正确地反映了题干的含义,是正确的选项。

  26.【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既造福人类,又带来了危及人类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所致,二者能否和谐,取决于科学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全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BC和D项,A项的错误在于片面理解“全球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27.【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上层建筑的理解掌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判断进步与落后的唯一标准,依据这一判断,选项BC符合要求。至于选项AD,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仅仅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中,是无法判断上层建筑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因为要作出判断,必须看该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果经济基础已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上层建筑再适合这种经济基础也是落后的,所以不选选项AD。

  28.【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的知识点。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面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本身的状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从这些观点来判断本题,答案是全选。

  29.【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知识点。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承担者;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所以本题全选。

  30.【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不能归罪于科学技术,是由社会制度和人与人的关系造成的。这就是说,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所以更不能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当代人“非人化”的根源。

  31.【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人人创造历史”等于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所以排除选项B。选项A、D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人历史”的含义是,历史是人自己的活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所以选项C也正确。

  32.【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就生产力要素中的独立性而言,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三个独立要素,而科学技术要通过转化为生产力的三个独立要素的途径才能发挥作用。人的异化指人的非人化,科学技术无助于直接改善人的异化,它甚至是造成人的异化的可能的原因之一。

  33.【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句话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著名论断。选项A明显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生产关系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而不是由社会形态决定。选项D是错误的。任何一种社会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容纳了生产力的发展。选项B、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表达。

  34.【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考生加强基本的理解。选项B是错误的。只有人民群众才创造了历史。如果承认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最后必然会导致杰出人物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之所以是杰出人物,因为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所以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用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这样的概念。所以本题选ACD,选项A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选项CD从认识论的角度,都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35.【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的观点。依据群众观点的内容,选项BCD属于选择之列。选项A是一个错误命题,从常识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36.【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活动在历史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加强理解。选项ACD都是正确的表达。选项B认为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类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这些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受历史条件制约而进行的,人们的活动不可能没有条件,所以选项B不选。

  37.【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选项ABC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至于选项D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在本题中把阶级斗争看成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之所以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体现,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故而本题不选D。

  38.【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唯物主义原理。注重考查综合理解能力。题干表述来自马克思的原话。从题干表述,可以直接得出选项A,而承认了选项A,也就承认历史不是神创造的,所以B选项也在选择之列。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这是从现象上来分析历史,历史过程的实现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的“合力”,所以不是任意的,不是人的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在人的活动中有着客观规律的作用,所以不选D项。选项C揭示了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在选择之列。

  39.【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基本知识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当然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但本题是说受任何条件的制约,这一任何条件不存在,因为条件之为条件总是一定的,不可能是任何的。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40.【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正确理解,着重是考查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选项是历史唯心主义命题。至于选项B,其实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所谓客观的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着,既然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当然也就不依赖于阶级的意志了,所以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没有阶级性,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先进的阶级容易认识并符合社会规律罢了,而且社会规律的实现有利于先进阶级的阶级利益,但不能由此得出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的结论,这是两个概念。选项CD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关于社会规律的表述。

  41.【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知识点,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客观性的理解和把握。考生对A项的正确性比较容易把握。而BCD项的内容则要注意理解。回答该题首先要从对题干本身的理解出发,抓住“客观性”这一关键词,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再分析每一选项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客观性”。

  42.【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生产关系和阶级的关系,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对立关系,由以上分析不难得出AB和C项都是正确选项,D项是错误的,应该说阶级关系体现着生产关系。

  43.【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历史唯心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掌握。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考查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历史唯心主义在考查历史时人民群众和物质生产都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没有深入到人民群众和物质生产中去,因此找不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以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缺陷。

  44.【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力标准的知识点。ABC三项都是对生产力标准内涵的理解。D项错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45.【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题各项都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表现。正因为革命的作用重大,所以,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6.【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知识点。根据所学,以上四项都是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该知识点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也时可能考到的内容。值得考生注意。

  47.【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的概念。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交往概念,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根据以上知识内容,可见该试题答案是ABCD。

  48.【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交往的知识点。交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交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完善、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可见,答案是ABCD都选。

  49.【答案】CD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理解和把握。人的历史活动起始于主体选择,社会发展表明,在同一历史时空内,往往并存多种可能,包括社会发展道路供人选择。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一定是“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C项),“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D项)。但不能是“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B项),更不能是指“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A项)。

  50.【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的问题,具体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人性论。本题中选项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当然就不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命题。至于选项ABD,都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批判的理论观点,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命题。

  51.【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本质的知识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该题选用马克思的话,目的在于阐释人的本质的内涵。A显然不对,它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抽象人性论观点。

  52.【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本质的知识点。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本质就不是相同的,因为人的社会关系不会是相同的;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本质就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的社会关系都是后天具有的,不会是天生的。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本质当然具有社会性;既然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那么当然是发展变化的;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本题选BCD。

  53.【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本题题意的前提是个人和社会的统一,选项AB都背离了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或者只把自己当目的,或者要求不受社会制约,或者只是要求满足需要,都是只从个人出发。选项CD立足于社会和个人的统一,是正确选项。

  54.【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价值的实现又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由此可见,本题应选ABC为答案。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的主观愿望是没有关系的。

  55.【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价值及其二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价值作为社会价值,体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个人价值,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56.【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解。题干中的命题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其本质含义是说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而人类社会发展之所以是必然的过程,其根源在于“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A项),“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B项),还由于“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D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体现着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也受到主体选择性的影响,而非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所以C项不选。

  57.【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内容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反过来,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依据题意,本题全选。

  58.【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的确认。所考知识点属于基本性的知识内容。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
  相关阅读:  ·中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8月30日起报名  ·名师指导:2012年政治易错背景问题解析  ·过来人经验:2012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全解析  ·2012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根据现实理念进行复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