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学校长谈十年自招改革 称尚未达预期目标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03-23 13:52
分享到:

教育部于2003年首次推出22所大学的招生改革,即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突破了大学必须以()分数依次录取的规定。2006年起,以为代表的、以区域性为特点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项目的实施,突破了大学高考录取统一控制的规定。

10年来,全国参与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80所,这些高校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大学。在具体的选拔方式上,大学也作出多种尝试:征文、笔试、笔试加面试、面试、专长测试,高考科目笔试、多学科笔试,一对一面试、多对一面试等等。

每年高校的自主选拔(亦称“自主招生”)都是社会最为关注的事件。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对自主招生改革的认识尚处于研究选拔方式的初级阶段。

统一高考,被冲开一个口子

针对庞大的学生人群实行的是统一高考录取制度,是由政府全面组织的集约化考试方式。所谓大学的招生功能,实际是不存在的。

中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0年代初,尽管升入大学是优秀高中生的努力目标,但因为当时全国高等院校总共招收约60万学生,只占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的22%。时值市场化改革刚起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与工人的工资收入差异不明显,没有形成高竞争和高工资的效应,所以当时高中升大学的竞争影响面很有限。

随着独生子女(80后)一代的成长,家长格外关注唯一一个子女的教育和发展。1993年起,高校开始实施毕业生不包分配、推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改革,这使得名校和热门专业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尽管到1999年时,高等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60万,占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的比例达到55%,但是高考的竞争愈发趋向白热化,形成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

随着这一代学生人口的持续增长,竞争愈加残酷,家长们为使孩子们占有高考先机,希望先进入好的高中、好的初中、好的小学。这一阶段,教育行政部门推出的“211高校”建设、“985高校”建设,示范性高中建设等政策实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陷入了全面应试教育的境地。

到2000年左右,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已极其严重,而同时期世界各国的教育进步明显。在国内,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以极大的勇气推出了自主招生政策(即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从此铁板一块的高考录取模式被冲开了一个口子。

应该说,当时大多数进入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高校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原因是长时期来,我们针对庞大的学生人群实行的是统一高考录取制度,即由政府全面组织的集约化考试方式。高考考纲的确定、试卷命题、考生报名、考试组织、阅卷评价、成绩登记排序都由政府统一组织。所谓大学的招生功能,实际是不存在的。

自主招生,昭示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学术评价标准上。所谓的自主招生,实际上是要求大学有自己独特的、明确的对所招收学生的学术评价标准。

我国的大学都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按照《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高等院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自主权(标准、方法等),培养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教授聘任、培养计划、毕业标准等)以及其它学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等。但实际上,因为经费的来源和业务的管理都由各级政府直接控制,大学凡是与社会相关联的边界部分基本是没有自主权的,诸如招生的标准,毕业证书的发放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我们对于大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视,也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211大学建设、985大学建设无疑都是这种重视下所选择的发展途径,但其制度建设中,却有先天性缺陷。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由行政化带来的同质化,即完全由政府掌握统一的标准及资源,大学没有独立的学术评价标准和模式,凡事都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而发展、随政府支持政策的取消而消亡,看不出作为学术机构的大学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办学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学术评价标准上,即大学及其教授有对学术能力进行评价的自主权,所谓的自主招生,实际上是要求大学有自己独特的、明确的对所招收学生的学术评价标准。因此,大学招生不仅仅是履行一个程序性的行政事务,它隐含着大学向社会昭示其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录取评价方法等。

借用“标准”,会偏离改革方向

与高考类似的笔试选拔、集约化的多校联考、甚至把高考中没人愿意填报的专业用自主招生的政策……凡此种种,让自主招生越来越远离它的本意。

从2003年起,一批大学在大一统的高考录取体制下开展了自主招生试点,从此开启了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包括在内的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的成功,使大家发现,在当时的政策背景下,自主招生可以做到“名利双收”,既招到优秀学生又赢得社会声誉。一时间,高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的积极性很高,自主招生规模扩大、选拔方式多样。

但是,由于招生的政策性和技术性非常强,一环紧扣一环,一个细节出错全盘皆输,所以高校在开展自主招生过程中无不战战兢兢,关注点聚焦在招生的技术层面,根本上升不到制度层面,也难以形成对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所以,十年的自主招生改革之路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高校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开展自主招生改革?如果没有坚定的办学思想和坚实的改革基础,学校本身的培养就没有形成科学的理念和特色。一旦学校表达不出学校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往往只能借用别人的标准。如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得奖等等都成为选拔的依据。从这些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高校还没有做好自主招生的理论准备。纯粹为招生而招生,为改革而改革,诸如与高考类似的笔试选拔、集约化的多校联考、甚至把高考中没人愿意填报的专业用自主招生的政策加以弥补等现象不一而足,凡此种种,让自主招生越来越远离它的本意。

大学是否存在开展独立人才选拔的条件,取决于学校自身的改革发展。

复旦大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当时的老校长苏步青、谢希德等十分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文理相通;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更是在本科生培养上推动通识教育,建立了大类教学体系,并在高校中率先开放了转专业。源于九十年代中期的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推动复旦大学由专业教育向通识培养的变革,也推动了与高考录取制度紧密关联的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再进一步,自然就聚焦招生改革了。

正是这个时候,教育部推出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使得复旦大学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向社会公开表明欢迎学业均衡、关注社会、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复旦同时以综合学业水平测试为基础,以教授面试为录取依据,充分体现了大学独特的选拔模式和学术评价的独立性,诠释着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从复旦的实践可以看出,大学要有能力直接面向社会进行招生改革,其基础是大学在办学思想与制度建设方面是否成熟。所以,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大学改革,在此基础上认识招生录取政策对基础教育的引导作用,规划和设计独特的招生选拔模式,形成中国大学多元化的招生政策,最终达到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录取的招生改革预期目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郑方贤)

(文汇报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郑方贤)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全国各地中考“直升班” 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中考倒计时100天 考生更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备考攻略:中考体育考试勿迷信“专用鞋服”  ·小学建桥梁遭村民反对 学生无奈走危桥上学  ·中考倒计时100天:专家建议考前保持平常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