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世纪80年代,作家三毛曾邀孩子去看海,领略自然的美。结果孩子们一路上专注于游戏机,对海毫无感觉。当时,三毛叫这些孩子“塑料儿童”。 你家孩子每天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有多少?他们喜欢室外,还是更爱“宅”在家里?他们是否害怕小动物?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城市儿童跟自然界越来越疏离,正在成为“自然缺失症”儿童。 【表现】 爱生物,爱概念上的生物 10岁的孩子晶晶(化名)站在一棵大树下。省实验小学科学课老师徐莉问她,这是什么树?晶晶懵懂地摇摇头。 然而徐莉清楚地记得,就在一周前,晶晶上课时还告诉老师:“我最喜欢的树就是松树,挺拔、高大。树叶是针尖形状的。” 然而,晶晶现在就站在松树树下。她却浑然不知,自己跟前的就是她“最爱”的树种。 “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徐莉说。每一次在课堂上提问:“大家最爱什么花?什么树?什么动物?”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回答:“我喜欢小兔子!”“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鸟!” 但事实却不尽相同。“说最爱小狗的孩子,见到小狗就尖叫;说喜欢小兔子的孩子,甚至从未见过兔子。还有好多孩子说喜欢小鸟,但在他们看来,世上的鸟只有两种:小鸟叫麻雀,大鸟叫鸽子。” 多年的教课经验,接触过很多孩子,徐莉真切发现,孩子大多热爱大自然,但几乎源于科普书籍和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停留在概念中。一旦真正接触,孩子会被吓到。 见到“毛绒绒”就吓哭 走在野外,亲近大自然,其他孩子都表现得十分兴奋,唯独五年级孩子优优(化名)表情痛苦。一只小鸟停在附近,她哇哇大叫,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 平日里的优优很乖巧,很喜欢说话,行径与其他孩子没有两样。唯一的不同,便是害怕大自然,讨厌小动物。 “妈妈说,小动物特别脏,养植物的土也很脏。”也许是家长灌输的观念,已经五年级的优优对小动物有种与生俱来的“敌意”,特别恐惧长毛的动物,鸡鸭、猫狗、小鸟都是孩子眼中的“恐怖生物”。 “但优优没有想到,人类同样是长毛发的动物。”徐莉说,每次课上触摸蚯蚓,总有五六个孩子不敢摸,其中不乏男孩。“孩子的观念大多来自家长。有时正是家长强化了动植物的肮脏,加深了孩子对自然的恐惧。” 以省实验小学为例,当前小学中课堂上的科学课数量大多是每周2至3次。 徐莉曾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当中做过调查: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小动物吗?结果是,一年级的孩子齐刷刷的举手。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六年级的孩子表情漠然,大概在他们眼中,大自然已经不是重要的话题了,比不上游戏、考试和网络。” 每次让孩子画出大树,孩子们的答案千篇一律:棕色树干,蘑菇状的绿色树叶。 “我要告诉他们,一棵树上至少有10种颜色。”在徐莉的带领下,孩子们第一次发现:太阳照到和照不到的区域、树叶中间和边沿、树叶正面和背面、树的绒毛和果实……每一样都有不同颜色。看到这些,孩子们会兴奋地欢呼。 “我很坚持,每个孩子一生中都该有这样的尝试:养一个动物,照顾一盆植物。 省实验小学四年级孩子参加科学课,找到一片四叶草。 【缘由】 “自然”这样丢了 记者昨日在几所小学门前随机走访家长,孩子与自然环境的疏离,家长同样真切感受到。“我们小时候还种菜,与水牛为伴,放学到菜地扑蝴蝶……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这种经历了。”育才小学学生家长胡先生说。近年以来,疯狂的城市化进程吞噬了田野。孩子们逐渐被钢筋水泥和电子产品包裹。 豆瓣网上推荐了《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书中的美国作家通过大量调研告诉人们,“自然缺失症”已成为现代化“通病”。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此书的译者之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工作负责人、环境教育专业硕士王西敏,王西敏认为孩子“自然”的丢失并非偶然。 王西敏认为爱动植物是孩子的天性。亲近自然,能让孩子感觉舒服、温暖、宁静。 王西敏发现,如果安排孩子和科学家一起做实验时,家长们很高兴;如果是观鸟、看花,家长们就会觉得“不务正业”。“但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无直接的体验,则仍对自然一无所知。如果孩子们连身边的动物,如蜘蛛、蝴蝶都不关心,何谈保护大熊猫呢?” (武汉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城市儿童同自然界渐趋疏离 爱生物仅止于概念
·城市儿童离自然愈远 别让娃患上“自然缺失症”
·老师布置寒假作业要求学生推销两套班级作文集
·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每人推销两套班级作文集
·2岁儿沉迷iPad游戏 母亲无奈“淘宝体”求戒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