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普通本科和高职大专类院校,因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学科类别不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创业教育的需求、目标和方式也应不同。实证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创业教育推进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在创业教育效果方面呈现出较大的群体型差异。这种“实然”的差异其实正是对“应然”不同的客观反映。 差异化、特色化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必然的发展方向,高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开发与之匹配的创业教育范式。中国高校应当根据各自的学校定位、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等特点,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也应当以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的优势为依托,结合本土实际,积极推进以高校为主导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培育。完善从创业学科、课程体系到师资体系的建设;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或技术转移办公室等中介组织;加强大学生创业辅导、孵化和催化支持;优化创业政策和创业基金,并在各要素间追求协同优势。 (三)评价:由“创业率”向“创业型人格培养”转变 创业行为因其特殊性,存在着时滞性和多动机性。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创业教育能够高效提升学生创业率。例如:欧盟对于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研究表明,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要比没有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创业的可能性高3—6倍;考夫曼基金会的研究表明,接受创业教育毕业生中创业人数,要比没有接受的毕业生高11%。 因此,第三方评价机构、教育部门、教育联盟试图使用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率、毕业学生创业率等指标,考核和评价创业教育效果。然而,单纯以参与创业活动的学生人数作为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未免过于激进和功利。 实际上,另一些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于创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Finnie等学者对加拿大高校毕业生近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纵向调查对比发现,女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培训及毕业5年后愿意选择自主创业的比率只提升了2.4%,男生则更低,仅仅提升了2.1%,并且实际参与创业的比率更低,且高校毕业生是否选择自我创业,往往跟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工作收入诱惑高度相关。 因此,创业教育提升创业率这一观点存在争议,学生是否选择创业或者创业成功,与其是否接受创业教育并不存在正相关。那么,究竟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创业教育效果呢? 创业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增强学生适应新型社会的能力,创业教育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对学生创业型人格的培育。西南交大提出从“三个维度、四个趋势、六个有利于”的角度,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并对创业教育进行效果评价。 “三个维度”是指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四个趋势”是指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具有“更强的科学发展观,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多的科技进步贡献”。 “六个有利于”原则为:有利于培养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贯通,有利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大学生职场竞争力提升。 四、 再造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 (一)学科:由“科目型”向“主题型”转变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重在培养职业经理人,创业管理则侧重中小微企业主。实际上,创业者与管理者在工作环境、目标、方式等各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目前,全球100余个商学院已经有60多个建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创业创新学科和专业。在中国,创业管理一般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并列。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更没有独立的专业和学科。 当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共识,创新创业要成为学生的信仰和基因,没有一个研究学科和专业力量作为支撑难以为继。2015年,英国《独立报》以“芬兰即将进行前所未有的、最激进的教育改革——废除‘传统科目’,用‘主题教学’取而代之”的评价,报道了芬兰有关新课程纲要。芬兰教育部门宣布,从2020年起,学校教育将废除科目,以“主题式”课程打破知识界限,实现多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学校中将会有更多更广泛的跨领域的专题教学。 这也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创业学院作为教学、实践资源的牵头单位,更需要建立起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创业教育专业和学科,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主题式”的课程体系,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创新型创业人才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高校创业教育
·李彦宏: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机会在人工智能
·确立互联网发展价值新坐标——乌镇峰会新媒体发展论坛侧记
·美国高校外国留学生破百万 31.5%来自中国
·教育部官员:大学去行政化不等同于去行政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