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教育部征减负良策引关注 现实扭曲家长无奈
作者:郑玮娜、王思海、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06-15 11:57

       高考已经结束,“小升初”也基本告一段落,暑假即将到来。这个假期,中小学生会有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吗?

教育部相关人士近日表示,将于今年6月起,向社会征集学生“减负”良策。这一征集令立即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肯定教育部良好初衷的同时,也表示忧虑。“减负“喊了几十年,却越减越重,“良策”能成为根治良药吗?

如此“创意”:按成绩分出“龙虎班”

“上次物理竞赛我比他少了3分,这次数学考试总算报了一箭之仇”“期末总算杀进班级前十名,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这是北京一名初中学生的日记。

日前记者通过走访北京、上海、海口等地发现,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在当地较知名的学校,不仅是“逢考必排”,而且花样百出,个别学校竟按考试成绩优劣分出了“龙虎班”。

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附中初中部按考试成绩优劣分为四个等次班级:优才班、龙班、虎班和普通班。优才班学生可直读高中,优才班和龙班学生初中阶段不需要交纳费用,虎班和普通班学生如果不是划片区生源,初中3年则需要交纳4.5万元“择校费”。

同样,北京的另一所学校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按照月考成绩分数由高到低,由前到后依次排班,每月一换。”该校学生吴征(化名)告诉记者,由快班分到慢班后,得从快班所在的“光辉楼”回到慢班所在的旧楼。

记者还在北京一所知名中学的班级博客上看到,这个班考试排名种类极其“丰富”,不仅有期中、期末的单科考试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而且还将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与上学期期末成绩进行对比排名,且将学生的进退步名次进行对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优秀班主任说,现在社会衡量孩子的标准还是以成绩为主,老师的绩效也主要拿分数衡量,只要招生机制不变,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不变,减负就很难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公布成绩和排名,从根本上看还是主张应试教育的做法,会给学生身心造成很大压力。

“‘惟以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方式,在减负高喊了几十年后依然没有改变,一些学校表面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老师们却在外面办班,教给孩子在课堂上省略的部分,学生敢不去?”海口一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越减越重:现实扭曲家长无奈

“减负”不是新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却往往事与愿违。

有教育专家认为,如今的教育现状扭曲,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大环境下,选拔人才仍是“惟以分数论”,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要争考好分数,还要应对各种外在压力,报各类培训班,考取各种证书,学习琴棋书画等特长--孩子的负担愈发加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新课改后,国家课程的中小学课程标准降低了知识难度,扩展了知识面。但是教师普遍反映,升学选拔机制下,考试的难度降不下来,导致学生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这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

北京市民王先生的孩子小聪就读北京一知名中学,小聪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因为班里经常排名。而且,为了促进素质教育,学校还组织合唱比赛、演讲比赛,英语(论坛)口语大赛等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均要参与。同时,王先生还在外面给小聪报有英语培训班、钢琴课。

一名教育专家说,这些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本意是减轻学生负担,但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特别是在当地较好的学校,其教育方式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混合体,“双重”教育下,孩子的负担不减反而更重了。

记者在各地采访中还发现,学生负担更多地由校内转移到校外,导致各地专门以“小升初”“中招提分”为“卖点”的校外培训班很火爆。各种课外班不仅占据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也让家长付出了巨大代价。

北京市民英女士为了孩子的小升初“占坑班”,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她不得不给女儿报了3个奥数培训班、一个英语培训班外加一个作文班。“这些都是‘占坑班’必考的科目,知识书本上没有、课堂上不教,但考试会考,只能靠辅导班。”英女士说,她也为此成了典型的陪读妈妈,每次把女儿送到培训班,她就自己在外面闲逛。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家长也被绑上‘战车’。”她说。

“减负不能都减到了课外,减到家长身上。”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杨龙波说。

沉重代价:孩子幸福感哪里去了?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日前在一大讲坛上说,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生幸福。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调动起来,孩子会多一点快乐,成长也就更加顺利。此言一出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海口市教育专家兰祖军说,教育不能像榨油机一样把孩子身上的潜能统统榨干,在小学阶段就把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生活兴趣逐渐抹杀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参与调查的专家表示,没有充足的睡眠,就难以保证健康的成长。长期睡眠不足将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心和智力发育,给孩子的未来幸福埋下隐患。

幸福者首先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需要一个快乐的心境。山东大学(微博 招生办)附属中学校长赵勇在全校调查显示,90%的初中学生仍然存在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当被问及“是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时”,回答几乎全部是否定的。“不快乐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作业量的大小,而是学习的压力。因为家长、老师动辄用考试、升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等鞭策我们的孩子。”赵勇说。

教育专家指出,当前大学毕业生不仅面临着就业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低工资的威胁,这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努力争取到的大学文凭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孩子牺牲的不仅仅是健康快乐,还有各自潜能的发挥。苦学十多年换来的却是一张‘贬值’的文凭,这样的代价太大。只为分数而努力的教育理念应该彻底摒弃。”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采访中诸多教育界人士呼吁,“减负”就是要还给孩子更多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时间。我们的教育要有宽容之心,更要鼓励和引导学校、学生个性张扬、百花齐放,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找回“丢失”的幸福快乐。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