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中小学教师为职称苦恼 指标限制行贿严重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02-01 12:30

   《中国青年报》刊发一篇读者来信,反映一个河南的中学教师,为达到参评高级职称必须具备的条件,前期花了1080元,相当于她当时一个半月的工资;后期为获得职称晋升指标,以及打点各级评审人员,又花了14610元,几乎相当于她一年的工资。

  我也是一个河南的教师,我认识的一个教师为晋升中学高级职称送出去3万多元,即使晋升小学高级,也得上万元。据我所知,几乎所有晋升中学高级、一级和小学高级职称的人 ,都花了不少钱。从乡镇中心校一直到县、市、省各级相关部门,谁管职称晋升谁发财。

  很多教师都在为职称苦恼,没有哪个教师一开始就自觉行贿胆敢触犯法规,也没有几个教师想助长腐败歪风,可你不趟这浑水,你就无法晋升职称。

  因为指标有限,晋职称比当模范教师还难。某乡去年符合晋升小学高级职称条件的有40多个,指标只有6个,前年指标一样多,够条件是30多个。够条件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可每年的指标基本不增加,照这样,大部分教师到退休都无法晋升。

  由于指标限制,基层都在对条件进行加码,以前有论文发表就可以,现在发论文还得论级别,当模范一次也不行了,辅导证书要级别还要拼数量。我亲眼看到有个教师的辅导证有100多个。10年前发表文章的教师屈指可数,如今人人都有论文发表,这不仅使卖版面的教育刊物如雨后春笋,也催生了无数论文枪手,带动了证书造假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叫人瞠目的是,某些小官僚只认“证”不认真,你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论文还不行,还必须得有证书,假证书他倒承认了,假证比真论文还管用。“假作真时真亦假”,职称晋升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官员们一再强调“师德”,可是,主管审查师德的官员,自己都腐败得把清水衙门搞臭了,能树立什么样的“师德”?

  依我看,如果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限制,凡是符合条件的就晋升,行贿的必要没有了,受贿的机会也就消失了。不过,有了职称就得加工资,又是一笔巨额“负担”,也许有人就不乐意了吧。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