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完北大方面这个新闻通稿式的回应,我深深感叹于“标准”两个字的征服力量。说白了,“偏才怪才”哪怕再有才,但因为不符合应试教育界定人才的“标准”,就很难受到北大这样的名校待见。而在这种“标准”的压力下,北大方面也没勇气自己来为“偏才怪才”设置一个可以跨进自家门槛的标准。于是,“偏才怪才”只能空对自己的一隅天空,无法释放与提升自身的才华。
标准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如果过度去僵化标准,那就实在不是东西了,很容易掉入教条主义的泥潭。太多历史教训也说明,教条主义是多么可怕的事。现在北大这一番关于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说词,就处处闪动着教条主义的强烈腐气。从某种意义说,北大就是中了标准化考试的毒,这是高校本身迫于社会的公平焦虑对自主招生充满不自信的表现,这种行为也是高等教育不愿意充分承担选拔人才责任的表现。
这些年,应试教育的模式化与标准化曾引发太多争议。诚然,标准化考试有其符合时代特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化本身就不存在着任何弊端。比如,媒体曾不止一次报道过,一些作者发表的文章被选为高考(微博)语文阅读题后,最后自己给出的答案竟然都不符合参考答案,而且,就连“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这种选项,作者答案最后还是显示错的。“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样的尴尬,就揭示了应试教育一刀切的误区包含着很大的不合理。
应试教育的标准化,在很多时候都体现在文化价值传递的功能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阅读题被过度阐释,在思想价值方面被赋加太多东西的原因。与此相应的是,应试教育还伴随着太多的语义阉割,比如,对作者表达不符合相关权力部门设置的东西,对不符合出题人主观想法的价值判断,都会加以扭曲异化。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这种标准很可能只是少数人的标准,由此带上强烈的教育工具化与机械化的烙印。而许多所谓的“偏才怪才”,恰恰就因为不符合这样的人为标准,被摒弃在高校大门之外。
这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的年代,这更是一个价值更加多元丰富的年代。这也意味着,很多“偏才怪才”恰恰就很可能成为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人才。这两年,为什么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对韩寒给予太多的好评,说到底,就是他传递了弥足珍贵的独立精神。很显然,韩寒也是属于“偏才怪才”之列的。高校在按照官方精神意志执行的标准化考试之外,应该有勇气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这些人才一个更好的向上流动途径,那样才能更好体现教育为了一切人才的责任,也使社会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不招偏才怪才”掉进了标准化陷阱,那些“偏才怪才”也是人才,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人才,他们身上很可能包裹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现在,高校应该走出行政化的思维,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人才,而不是口口声声扛着所谓的“标准”,只知挥刀横斩,去制造出一幅幅模式化的教育面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