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作者:郭双年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0-11-23 11:25

重庆市委、市政府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重庆市将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11月11日西安晚报)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的大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少得可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今年国庆节期间,广东某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组织大学生培训时,出现大学生不会洗衣做饭的尴尬局面。不知稼穑,不懂劳动技能,如今已成为毕业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如果我们的大学培训出来的都是只懂纸上谈兵,缺少实践技能的大学生,那我们的大学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此次,重庆市组织70万大学生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活动,是给大学生补“短板”,是在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大学生今后就业展现抱负和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市政府副秘书长涂经平把活动内容概括为“六个一”,即每一名大学生积极参与种树,每所大学建一片大学林;带薪实习一个月;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到企业做工一个月;学军一个月;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活动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如何使实践活动不流与形式,是检验实践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使这一良好的愿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还要有严格的制度做保障,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庆市作为一级政府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光是深邃的,全市35个市直机关部门、36家国资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岗位5000个,其力度之大令人振奋,不知重庆的作法能否产生示范效应,还需要实践作出回答。

  另外,针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到农村“三进三同”,要突出城里学生这个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让大学生各补所需,在实践中强筋壮骨,

  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也是大学生将来的用武之地,只有亲身感知,才能和人民群众建设深厚的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走的更远,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我们为这样的举措欢呼。(郭双年)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科技部:人才评价不与论文和经费数量过度挂钩  ·教育不公阻碍穷二代向上流动 致贫者愈贫  ·郑州教育局要求老师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做一遍  ·动辄成千上万 高额学费未必换来高质量教学  ·考生家长要求清华须认真回应“破格录取”质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