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社会百态 > 正文
国考人数7年增16倍 年轻人追逐稳定及权力所致
作者: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0-12-07 12:33

公务员考试,热!

主持人(李小萌):

新的一周,欢迎来到《新闻1+1》。

    昨天一场考生人数过百万的考试,引爆了社会的话题,这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当中,也不乏一些担心的声音,而这样的担心究竟是不是必要的?今天共同关注这个话题。

(播放短片)

考生1:

我报的是山东省银监局。

考生2:

我报考的是保监局。

解说:

行测题做完了没有,题型怎么变了?申论的大作文怎么又考了文化?怎么没有考经济发展?怎么没考幸福与尊严?怎么没考体面?怎么没考包容性增长?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显得那么地焦虑与不安。透过这些不安又带有焦虑的面孔,我们知道,2010年的国考又上演了。

广州陪考家长 张先生1:

他从小就想(做公务员),读小学、中学,尤其是初中就开始想。

上海陪考家长 高先生2:

全家人的想法,有这个机会,总要去搏一下,去努力一下。

解说:

广东的张先生在陪考,上海的高先生夫妇也在陪考,甚至不惜专程从安徽赶来。今年很多考场的外面出现的陪考族,他们时不时往考场里张望,带着一脸的焦急和期盼和等待。这曾经只在高考(论坛)时出现的画面,如今也已经习惯性地出现在国考中。有些家长,哪怕孩子已经有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也还是会支持孩子继续报考公务员。

2010年应届毕业生 李同学:

在外企或者其它地方,可能比较辛苦,国企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社会在职人员 夏小姐:

想多一个机会试一试,因为可能试一试的成份可能比一定要考中要大很多。

解说:

考生中,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要找一份工作的急切,有在职人员面对着要给自己一个更稳定的选择,还有今年首次出现的农民和工人,希望以此改变命运和境遇,甚至还有人已经考了7次,因为每次差几分不甘心放弃,所以坚持考下来。不管是谁,他们都希望能捧上传说中的“金饭豌”,为此不惜挤上独木桥,加入竞争。据统计,今年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突破了140万,最后参加考试的是103万,考试总体的录取比例为62:1,尽管有人弃考,但是这样的一个数据,已经比7年前的8.7万人高出了16倍。

考生3:

现在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报考公务员,也是一种形式,要不然你找工作,压力也是挺大的,都是一样的。

解说:

与往年一样,热门职位依然是几千比一的录取比例,国家能源局的一个主任科员的职位,计划仅招收一人,但是竟然有4961人报名,创下了历届考试中最热职位的记录。此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6个职位,也都达到了三千比例一样。再看报考的领域,报考国税的有40万人,报考海关是30多万人。与此同时,像铁路、公安、气象等领域,报名的人却非常少。

考生4:

这可能是大势所趋。

考生5:

毕竟现在各种形势都比较紧张,公务员的话,相对来说会稳定一些。

解说:

依然是人山人海,依然是数量庞大,依然是几千人挤一个职位,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无法回避这一轮又一轮的考公务员热。今天尽管考试已经落幕,但讨论却还在持续,有网站推出一项国家公务员考试未来热的调查,有51.9%的人依然会选择越来越热。

主持人:

看到人头攒动的场面,听到各种各样的描述,我们被告知考公务员很热,究竟热不热,听一听王教授的观点。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如果我们从绝对的增幅来看,短片讲得也很清楚,从2003年报考公务员,当时报名的人数是8.7万人,7年之后我们看到人数已经飙升到了140万人,如果从7年绝对的报名数量增加了16倍这样一个增幅来看,当然它是热,而且将来也许还会更热。但我觉得我们今天关注这个热的时候,可能最重要的要是分清两个方面。第一个,当一些个体基于各种各样的现行的条件和制度的安排,去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个体选择本身是理性的,因此这里有热,但不一定有乱。另外一方面,如果你看到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一定要挤到这里的时候,这种热的现象的背后,可能有一些制度方面、体制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追问和反思。

主持人:

像我们刚才看到的一些图片,一些场面,我特别容易联想到,在高校里面举行的招聘会,似乎同样也是一种热的场面,这也没有可比性?

王锡锌:

我觉得完全有可比性。因为我觉得他们本质上反映的是今天高校,在校的人数,规模越来越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在这种大的趋势下,高校的毕业生,还有我们整个社会,存在一个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比如说我前几天去一所大学参加一个学术报告会,当时我去的时候,看到学术报告厅旁边,所有的学生都从报告厅一直挤到外面,排成了一条长龙,我当时非常高兴,以为这个同学都是来参加学术报告会的。后来一进去才发现,其实是某些企业进行人才招聘的,所以这个热不一定就仅仅是在公务员报考这个方面,所有的,只要能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有人才招聘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热。

主持人:

所以是就业压力带来的一种人头攒动的场面,另外,我想您的学生当中,也有报考公务员的,您了解他们的心态,比如说他们真的是志向如此,或是迫于就业压力?

王锡锌:

首先,从我接触到的这些毕业生来看,报考公务员的,说实话是少数。我不能说百分之百,但绝大部分我接触的学生,他都要去试试。这里面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的是学专业上的,还有政府管理,他们的确想到自己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说,进入政府系统从事公务员,可能是有一种专业,我们通常讲的专业对口的考虑。更多的我相信,公务员的报考对他们来说,是要面对这样一种就业压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时候,他提供了一次比较好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公务员考试从目前的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的提供来说,它是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的,它的竞争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因此有的学生到别的地方,可能有暗箱操作的时候,我想我不如去报考公务员,毕竟在我初试的过程中,我可以公平竞争。

主持人:

很可能他在报考公务员的同时,也可能在向其它的企业,投递的无数的简历,同时在进行中。

王锡锌:

这绝对是广种薄收,因为就业的形势如此严峻,压力如此大,个人的兴趣选择,理想,各种各样的兴趣,这个当然会考虑,但我的感觉,这可能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还是,我首先毕业以后,我得避免那种肄业及待业的行为,所以我感觉这种就业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都要找,而且报考研(论坛) 究生,其实也直射出了我们现在这种就业形势压力非常大的一种情况。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今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刷新了纪录。报考人数是140万,我们同年,报考考研的人数其实也接近150万,很多人都来考研,我们不能说考研的人都是要立志于学问,其实相当一部分也是为了暂时推迟就业的压力。

主持人:

当您一开始就用就业压力来解读这个现象的时候,肯定有人不同意,我们听到有一种声音说,这是社会对于一种权力的屈从的表现。有人也分析了,向权力寻租空间比较大的部门,恰恰是报考公务员这个比例拉得最大的,更多的人想去这样的部门。您觉得这是真正存在的一种现象,还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心理,把它解读成的这个样子。

王锡锌:

我觉得也许在我们这个社会,传统上有一种官本位的影响,所以应该说,这种对政府部门误以为公务员就等同于权力,甚至将公共权力就等同于可能让自己受益的权力,的确有一些影响。但是我想,对权力的一种崇拜,可以说我们过往有一些时候,若干年前我们在担心,许多人都下海,当时我们提出一个拜金。

主持人:

不要都向“钱”看。

王锡锌:

都向“钱”看,跳下去了。今天大家都来报考公务员,很多人自然就会想,是不是变成一个拜权了。我觉得也许对于某些考生来说,他的确可能考虑到,但是另外一方面来想,加入到公务员的队伍,其实各种各样的岗位更多的还是在将他们所学和他们的这种职位能够联系起来,能够做一些事。至于选择什么样的职位,其实有很多偶然的因素,那些热门的部门,的确人家考虑他的福利、待遇、权力都比较优厚,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有可能,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叠加,导致一个放大效应。比如有些报考中,往往有许多人是冷门的招考的职位,大家都去报考,最后导致它比例反而很高,这就是一个放大效应。这种放大效应还是涉及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应该说比较严峻。

主持人:

当问到很多考生为什么要考公务员,很多人会回答两个字“稳定”,是什么样的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这样的心态呢?稍后我们继续。

(播放短片)

考生6:

基本上是碰运气,像买彩票一样,现在毕业生一般又在同时找工作的时候,也不放弃这种机会,所以是我们的现在之一,但是不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这个篮子里。

解说:

“试一试”、“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打打酱油”,这是很多考生面对为何要报考公务员时的回答,加上不复习就参加考试的裸考大军,大家的心态看似都比较轻松平静。但是当103万人角逐1.6万个岗位,当中国公务员考生人数7年翻了16倍,个体选择的背后,折射出的群体现象却又并非那么简单。公务员确实不是唯一途径,但在很多人眼里,它是最好的出路,而近些年,围绕着报考公务员热,所以引发的各种议论同样也耐人寻味。

追问可以说,随着报考公务员现象的逐年升温,类似的追问从来就不曾停止,减少招收应届生的比例,放宽报考年龄的限制,吸收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这些被看作今年公务员考试中的新变化。和这种新变化相比,少有变化的却是年轻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志向的思考。有网友调侃,以前我最大的理想是成为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而现在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坐办公室的公务员。

追求高薪和稳定,而不是求新求变,这似乎是很多年轻人的状态,还有很多媒体分析称,在对稳定的追求之外,权力现在也成为年轻人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

对这一点,文章引用数据进行诠释。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招收公务员,再通过资格审查的135万人中,报考国税系统的40多万,报考海关的30多万,两大系统占报考总人数70%,而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是人气惨淡,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安全稳定和首任尊敬的公务员位置,为什么会出现报考的冷热不均。很显然,人们对这些部门的偏好,是由寻租权力大小所决定的。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未来个人发展的目标投向公务员这个铁饭碗,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问题甚至也成为了国外媒体研究中国社会的切口。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指出,中国的公务员热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文章认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已出现过度求稳的信托,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不足,没有人再专心发展实业,及其创业。长此以往,国家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高端工业化进程,将饱受铁饭碗心态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声音也引发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回应,有文章继续追问下去表示,这涉及到实业与创业的环境问题。如果资本获利过多,劳动所得微弱,如果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创业门槛居高不下,如果人才的市长配置机能失效,公务员热也就成了自然现象。

主持人:

能不能从公务员热就能推论出社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王教授。

王锡锌:

今年很多媒体都在担忧,我觉得这种担忧当然是我们媒体现在越来越理性化,越来越责任感的表现,但是将这种一百多人来报考公务员很可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这两者联系起来,我多少感觉到它还是有一种过度的解读。

主持人:

您觉得还不必担心。

王锡锌:

因为我想这里面,就像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今年有超过150万人来报考研究生(论坛) ,就可能推论出,我们会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国家一样。我们实实在在这两端很难建立起这样的联系,但是我想这些背后,我们担心许多人都去报考公务员,而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就是求稳,如果说,我们年轻人真的是都来求稳了,也许我们的确发展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去担忧的。但求稳,真的就是我们年轻人的本质吗?其实从我接触的很多公务员来说,他们报考公务员第一位的考虑是我一定要就业,就业里面,如果说有的是稳定的,有的是不稳定的,但不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的,总比没有工作要好,所以我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观察,即便是我们今天在公务员队伍中,其实仍然有很多创新,包括我们在地方,仍然有很多的公务员是在这种创新的,所以我们不能够从许多人报考公务员,就推断他们只是求稳的,因此我想担心到会影响国家的发展,这样一种理解可能是一种过度的解读。

主持人:

我们也会分析,现在创业的环境不如以前了,或者说社会保障还不够理想,但是我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打破了铁饭碗下海的时候,都是说太稳定了,太一成不变了,我要寻求改变,看看命运能带给我什么。那个时候创业环境比现在好吗?那个时候的社会保障比现在好吗?为什么会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年轻人真的变了吗?

王锡锌:

我觉得主要两个,一个是机会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那种不断进去的创业精神。我们首先来看机会,在过去的机构改革,特别是公务员原来的录取基本上是比较封闭的,在那种情况下,要知道我们的大学生,原来绝大部分都是国家包分配的,分到这个地方去。因此很多人一旦机会来了以后,他愿意跳出来,这也是所谓的“围城效应”。因为我已经感觉到了那些,所以我跳出来,更多的人不仅仅跳出来去寻找机会,而且也把它当作一种进取的精神来了解。今天我们看到,我刚才说了,公务员热,我们不必过分担忧,过分解读,但是同时,这种热折射出来的背后的问题,的确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比如说为什么在一个可能有更多机会,但是不太稳定这样一个环境中和公务员的稳定,其实是循规蹈矩的,在更多制度约束的职位中,我们更多选择后者。如果这种选择真的是普遍性的话,当然我们有必要去反思。比如第一,是不是我们创业的机会已经不太多了,我们鼓励创业的环境是不是只是喊一些口号,没有知道落到实处,如果说,我们讲到公务员之所以报考这么热,首先是就业的形势严峻带来的。如果就业不够,也可以鼓励这些人去创业,这些年轻人可以创业,但是创业不是说说就那么容易的,创业需要一些基础,比如说需要资金,需要一些起步阶段的扶持,我们各级政府,还有全社会有没有去提供这样的创业,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

另外,包括考生,包括考生家庭的心态问题,是不是面对风险和承受风险的心理比以前要弱一些?

王锡锌:

我觉得应该看到有这样的因素,包括我们短片里面都涉及到,这不是我的决定,是全家的决定……(央视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yezi ]
  相关阅读:  ·男子车上伸“咸猪手”被拘 女子作证竟被母亲骂哭  ·80后闪婚闪离日渐增多 父母插手干涉成诱因(图)  ·李阳承认家暴 道歉之余不忘教英语 网友望其好好反省  ·云南民大后勤人员找女学生陪酒 相关人员被解职  ·姐弟双双考上大学 因家境贫寒互让上大学机会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