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有的小学农民工子女占70%,甚至高达98%,流动儿童的生活、教育、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1月18日天山网)
依我看,人们先关注如何构建社会福利机制好像更重要。农民工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只要有城市产生、存在就会有农民工,城市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农民工。当代的农民工,有许多是极不愿意离开农村的,但生活的困顿又逼着他们非要到城里打工不可。农民工在城里吃咸吃淡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唯一不放心的是孩子的管理教育,留在家中怕孩子闯祸,带进城里住宿、读书又有很多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乡村中有一个机构,专门管理留守儿童放学后的活动,不但有孩子的农民工高兴,就连留守儿童也喜欢。这样一来,流动儿童就会减少许多。
一个村建一个“小花园”——留守儿童的大家庭,看似好笑不可行,但城市有专门服侍老人的福利院,农村为什么不可以有专门管理教育留守儿童的小花园呢?实际运作并不难,租来一栋房子,搭起灶台,具备碗筷,铺好床位,招来若干有男有女的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开张了。管理员分工合作,接送儿童上下学,组织儿童放学后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集体开餐,按时睡觉。当然这个设想进入实施的层面,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指导。
为什么非要政府介入不可呢?因为这是事关留守儿童放学后的管理教育大事,其职责绝不比家长、教师轻,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小花园管理条例需要政府统一制定,管理人员需要政府统一招聘,,对小花园的监督也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没有政府的指导,不如不搞;如果不搞,流动儿童的问题一时又不好解决。依我看来,搞小花园总比不搞要好。有留守儿童的管理机制,流动儿童的群体相对要缩小一些,这样的福利机制为何不能考虑呢?(甘清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