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网消息 (中国教育报)据报道,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大专以上教材出版34881种,其中新出版13371种,总印数30634万册,分别比10年前增加3.63倍、3.61倍和2.12倍。 联想起去年曾有媒体报道指出,高校教材俨然成为最丰产的学术领域。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即使是按精确匹配的方式检索,也能搜索出180条书名均为《市场营销学》的教材,其中138条的出版时间是2000年以后。 表面上看,似乎可选择的教材不少,实际上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雷同教材,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的学术泡沫罢了。在近几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不乏粗制滥造、低水平抄袭的“山寨教材”。 必须指出,教材是核心的教育载体,国外的高校教材只有资深的学者才敢编著。然而,在当下中国高校,教材似乎成了人人都可尝试的领域。部分教师为提供职称评审材料编写教材,对编写教材没有保持应有的敬畏之心;部分不能搞科研的教师常常编教材……抄抄写写、“剪刀加糨糊”,大量的“山寨教材”就这样出笼了。 导致目前高校教材出版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制环境的原因,也有出版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原因,而不科学的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则是重要原因。由于不少高校将论文数量作为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大都与教师的职级晋升、学位申请、荣誉地位、奖金待遇等挂钩,致使论文数量快速上升,而质量则无明显提高。同时,官本位的学术评价制度导致学术评估权力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他们没有能力或精力对学术成果作出科学的评价,只看论文的数量,不看科研工作的质量,从而刺激了包括抄袭教材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侵害的不仅仅是学术本身,更是败坏了学风,污染了学术领域。笔者以为,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学术打假机构,并制定相关的法律,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回到“山寨教材”的话题,笔者认为,要想有效遏制这一现象,需要规范高校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行为,建立充分竞争的高校教材出版市场环境,这才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根本举措。(郭立场) |
[发布者:wuhui] | ||
相关阅读:
·农业部调查:30%种子企业存在侵权违法行为
·未来最好的大学在哪里? 高校合作办学是支点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别再“乱花渐欲迷人眼”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山寨教材”折射学术评价之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