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笔记和分配时间2010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经验
作者:全和洪|quanhehong@163.com 来源:徐绽考研信息网|http://www.xzkaoyan.com.cn 发布时间:2010-08-09 13:08

2010年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经验第一篇:参考书目推荐

2010年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经验第二篇:如何做笔记和分配时间

问:“买别人的笔记有用吗?该怎么样做笔记?”

如图所示,右边复印的是我花钱买的一大摞笔记,左边的六本是我自己手写的笔记。买的资料有没有用?我觉得对我来说是有用的,因为像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要在半年的时间内消化掉那么多参考书,是很有难度的。“闻道有先后”,通过揣摩人家做笔记的方法,可以学习他们作为学习者的思路。当然,如果你本科已经学了四年新闻,或者你觉得你这么多年形成的学习方法已经很适合你,无须再改进,或者你的时间很充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不是很着急,那就省下这笔钱吧。

我去年买笔记也没有什么经验,先是在一个专门卖考研资料的网站买的,觉得专业机构可能会正规些,更有保证。但是收到后发现他们的资料虽然很多很重,凑足了分量,其实仔细一翻,多是东拼西凑,内容陈旧过时,毫无逻辑可言,你买了也分不清到底哪儿是重点。笔记是要减轻你的学习量,这样反倒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不仅是学习量,还有心理负担。后来我又买了一个考上的研究生学长考研期间整理的笔记,虽然纸张少了很多,但是思路清楚,内容准确,价格还便宜。

我在考研论坛上经常看到有人买笔记被骗,这就需要你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别轻信别人,别没聊几句就付钱了,多问问他的一些情况,至少得问出来他的真实姓名,然后到录取名单里去找找有没有这个人吧,最保险的是双方商量好采用支付宝来交易。

同时你要心里有数,买了笔记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考上。别懒,别只是看,一定要动笔整理一版属于自己的笔记。我看一本书大概是这样:先浏览一遍,掌握作者的写作框架,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精读一遍,根据笔记理解重点内容。最后再写一遍,形成自己的笔记。做笔记不等于抄书,你要会把“干”的东西捞出来,著述者的解释例证这些你读懂了就好,只需把核心内容观点整理出来。同时呢,做笔记的过程中要尝试创造自己的语系,因为你跟著述者的知识背景肯定是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比如我在做《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的笔记的时候,就没有按照人家那个章节来安排,而是分成了“传播与传播学(一章,三章,四章,十四章,十五章)”,“媒介研究(二章,八章,九章)”,“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传播类型”这五大篇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我的两个同学。一个是初中同学,她学习比我刻苦,那股能吃苦的劲儿我看着都有些心疼,可是她没有形成自己灵活掌握知识的方法,最后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她没有。另一个是高中同学,她家里比较有权势,父母经常请班主任吃饭,老师自然会多“照顾”她一下。照顾的表现之一就是安排她跟我同桌,这样她就可以跟我学我是怎么做读书笔记的,我买了什么样的辅导书,可最后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她没有。所以,如果想在读书的路上有所收获的话,必须将“我能学”跟“我会学”结合起来。

问:“我每天得学多少个小时?专业课和公共课该如何分配时间?”

这个问题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我可以介绍一下我的情况,但是你的学习计划只能由你自己来安排。

我从小喜欢读书,阅读量是比较大的,这可以从我以前blogcn上的文字输出看出来。虽然我以前读的这些书里没有这次考研出题的书,但是有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的书籍。我虽然是跨专业,却觉得自己的专业跨的很自然,也就是具备了常识性的知识,已经对现象有所观察,理解高度概括的理论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有一个同学因为历史学的差,所以在看《中国新闻史》的时候,需要把高中的历史课本先找出来看一遍,对他来说,半年的准备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政治英语,那更是实实在在讲求基础的。我实际花费在这两个科目上的时间,大概只有专业课的十分之一吧。所以在第一篇里,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方法我只字未提,因为我觉得我的方法不具备普适性。我之所以敢花费较小的时间成本,跨专业考国内最具声誉的新闻学院,是因为我了解我自己,我知道我的政治和英语用不了花多少时间。本科因为985高校的氛围,也没觉得过六级是多大点事儿,因为大家都过了。我那时候还打算直接出国留学,GRE也苦读过一阵子。很多人说,考研就是考英语,我倒不敢说这么绝对,不过如果你的英语底子好的话,考研真的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可以节省下很多很多的时间。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不好听,尤其对准备二战三战的同学。我希望读这篇文字的人能够看到我说真话背后的真诚,能够沉下心来思考几分钟,而不是一触到你的痛点就反弹性的跳起否认。

武侠里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原来你学过易筋经,任督二脉已经打通,再学下一门功夫就很快了。我妹妹让我给她讲背单词的方法,词根词缀什么的,她学的很好,我举的那些例子她也都能记住,可是让她扩展一下,活学活用她就发散不了,没有那个单词量。我从这件事也悟出一个道理:学知识就像是去银行存钱一样,你存100,别人已经存了1000,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利率下(我们的智商相差无几),存1000的人的利息(新增的知识)自然比100的要高,然后这些利息再计入你的知识储备,往上的增长差距会拉的越来越大。不管你是有个“富爸爸”还是“官爸爸”,纵然他们的财富和权力可以传承给你,但是在知识的银行里,你必须像蚂蚁搬家一样,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要有复试,为什么复试中也会刷掉一些初试成绩高的人,因为老师看重的是你的知识储备,是你读这两年研能生出多少新利息的潜力。今年人大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简报还没有出来,不过我感觉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第一是保送和推免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2009年公布的传播学的录取比是333:33,这333人里应该还包括保送生和推免生,今年这个数字还要增加的话,你一个人要竞争的绝对要大于10个人。第二是今年复试的时候又刷了十几个人,有人统计说是17个,而听学姐说2009年进复试的都留下来了,没有刷人。这应该能说明一个倾向,那就是复试放进更多的人进来,最后更注重考察综合素质。

在考研之前,你不妨跟我一样给自己的实力做个SWOT分析,厘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到底是多少。绝大部分时候,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机会或者有失公平,而是因为以前该努力的时候,你没有竭尽全力,对不对?不管高考录取时各省之间有多么不公平,既然同省的人有考上的,你没有做到,就说明你跟别人有差距。如果非要让我将考研跟高考做个比较的话,说实话,我觉得我整个考研的过程要比高考轻松一些。如果你觉得我说的“知识银行”有道理的话,你想趁现在把以前比别人落下的欠款补上,这样的增长必然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的。其实,如果你能这么想的话,就不会再怨天尤人,担心录取会不会有黑幕啊,抱怨为什么调剂只要本科是985或211的。把心态放好,对你自己追求更高的进阶也是有帮助的。

问:“什么是期刊?”

我当然不会在这里给你解释“什么是期刊”,我要说的事情是,这种抬手用搜索引擎一搜就能知道的答案就不要问我了。都是准备要考研究生的人了,这样自己查一查就知道的问题还要问我,那将来真要是考上了,是不是文献检索都要再交给导师呢?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人大新闻学院有传媒经济学吗?”,“那本书要在哪里买呢?”,“我四级考了多少分,你觉得我考研英语能过线吗?”等等,我都不想举了。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分享到:
[发布者:]
  相关阅读:  ·中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8月30日起报名  ·名师指导:2012年政治易错背景问题解析  ·过来人经验:2012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全解析  ·2012考研政治理论复习:根据现实理念进行复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详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