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一直很多高校学子向往的科学殿堂,该校招生、复试情况如何?导师对考生是否一视同仁,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生?5月25日,主题为“走进空间中心,探索宇宙奥秘”的中科院沙龙活动一一给出答案。该活动由《求学考研(微博)》杂志联合新浪考研主办,为“走进中科院”系列活动——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专场。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综合电子室主任安军社老师、微波专业副研究员张祥坤老师以及杂志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了此次沙龙活动。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招办领导与考研学生面对面,为2013年考生提供中科院报考指导。 招生办张老师简单介绍了该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规定,以第一志愿优先,结合录取情况合理分配录取生源。大多会为考生提供二次甚至三次录取机会。此外,对于复试的标准,张老师认为,概念清楚、基本原理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各方面素养也要具备。张祥坤老师也谈到,掌握基础知识不是照本宣科,需要对概念的理解,能到知识中去应用。他还“透题”当年自己的复试,考到了“麦克斯韦方程”,在记不清楚的情况下但能详细描述一遍物理过程后,同样获得了复试老师的认可。 在跨专业考研的问题上,安老师引用胡适话说,心之所致,力之所及。是否跨专业很大程度行决定于你的兴趣,对自己目前专业不喜欢的同学跨专业考研,对自己是一种解脱,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解脱。很多人迫于各种原因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却舍不得放弃,非常痛苦。兴趣对考生将来的成就乃至事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在于是否跨专业而是你是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决定跨专业后,重在坚持。正所谓,能吃苦的人吃一阵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招办张老师认为,专业是学生入门的选择,但不是永远的选择,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根据个人兴趣定位,其中社会有很多变数,我们必须要适应环境。中科院有很多优秀的老师都不是沿着自己的专业走来,而是走到了别的专业,为了生存,为了做课题,为了做科研,这样知识面就拓宽了。总之要适应各种需求,入门时定一个方向,最后的发展往往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来扩大自己的思路。 一份针对跨专业考研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跨专业困惑和担心在哪里”时,41%的考生认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对此,求学考研总编负责人在与大学生分享考研经验时表示,目前不少毕业生考研前迷茫、读研后混文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能够尽早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考生的考研将更具有针对性。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对话90后考研:多会提供二次三次录取机会
·一个硕士矿工的“采煤梦”
·“考研明星寝室”美女自制奖状互鼓励(图)
·考研政策七大变化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非诚勿扰”大学版 山大为单身研究生牵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