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湖论坛 双一流会议 双高会议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中国大学排名专题 > 大学排名 >

双一流高校主导百强,双非高校提升明显——2025年金平果中国大学排行榜1000强发布(2)

来源:金平果评价发布时间:2025-04-27 10:10    
更多

       从地区排名来看,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北京以绝对优势领跑,总得分100分,拥有34所双一流大学、164个一流学科和1161个一流专业,教育资源高度集中;江苏、上海紧随其后,分别凭借73所本科院校的规模优势和国际化定位稳居第二、第三,但顶尖高校数量(江苏2所、上海4所)与北京差距明显。中西部地区分化明显:湖北(第4)、陕西(第8)依托武汉、西安高校集群跻身中西部前列,而河南(第10)、安徽(第14)虽本科院校数量较多,但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滞后;东北地区面临转型压力,辽宁(第9)、黑龙江(第16)双一流大学数量尚可,但一流学科和专业数偏低,反映传统优势学科升级不足。西部边疆及欠发达地区短板突出,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亟待破解。总体而言,高等教育“东强西弱”格局未变,但“双一流”政策正推动中西部重点省份局部突破。
表2.2025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排名 地区 总得分 本科 院校数 一流 大学数 双一流 大学数 一流 学科数 一流 专业数
1 北京 100 66 8 34 164 1161
2 江苏 96.65 73 2 16 48 877
3 上海 87.44 39 4 15 64 532
4 湖北 86.97 68 2 7 32 626
5 广东 85.54 62 2 8 21 565
6 浙江 82.1 55 1 3 23 511
7 山东 80.87 68 2 3 8 528
8 陕西 80.26 55 3 8 20 499
9 辽宁 78.11 61 2 4 7 387
10 河南 76.25 58 1 2 4 314
11 湖南 76.07 52 3 5 15 496
12 四川 74.6 52 2 8 14 409
13 河北 74.24 57 0 1 1 242
14 安徽 71.09 47 1 3 13 288
15 江西 66.34 43 0 1 1 246
16 黑龙江 65.49 39 1 4 12 302
17 福建 64.03 38 1 2 7 279
18 吉林 63.18 37 1 3 13 302
19 广西 58.83 35 0 1 1 160
20 天津 58.02 28 2 5 14 268
21 云南 57.88 33 1 1 2 177
22 山西 55.71 30 0 2 3 164
23 重庆 55.61 26 1 2 5 247
24 贵州 51.88 28 0 1 1 125
25 甘肃 47.84 22 1 1 4 147
26 新疆 43.34 18 1 2 4 68
27 内蒙古 43.33 19 0 1 1 121
28 宁夏 28.94 8 0 1 1 44
29 海南 27.86 7 0 1 1 65
30 青海 22.61 5 0 1 1 29
31 西藏 20.71 4 0 1 1 16

      非”双一流”高校的突破

     “双非”高校正通过聚焦学科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渐打破“双一流”垄断格局。江苏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蝉联前三,其中深圳大学综合排名较上年跃升26位;昆明理工大学(第8名)、长江大学(第32名)、河南理工大学(第35名)等中西部高校在相关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从区域看,山东(11所)、浙江(8所)、江苏(7所)成非“双一流”强校聚集地,理工类占比近一半,反映应用型学科与地方经济的高度适配;师范、医药类院校如浙江师范大学(第7名)、南方医科大学(第16名)则通过垂直领域深耕跻身专业赛道头部。值得注意的是,汕头大学(第19名)排名飙升74位。尽管部分院校面临资源掣肘,但榜单揭示非“双一流”高校正以差异化定位和区域服务能力重塑高教竞争格局,成为支撑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表3.金平果2025"双非"院校100强名单

双非院校 学校名称 等级 地区 地区序 类型 类型序
1 江苏大学 5★ 江苏 1 综合 1
2 深圳大学 5★ 广东 1 综合 2
3 广东工业大学 5★ 广东 2 理工 1
4 扬州大学 5★ 江苏 2 综合 3
5 燕山大学 5★- 河北 1 理工 2
6 浙江工业大学 5★- 浙江 1 理工 3
7 浙江师范大学 5★- 浙江 2 师范 1
8 昆明理工大学 5★- 云南 1 理工 4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 陕西 1 理工 5
10 浙江理工大学 5★- 浙江 3 理工 6
11 广州大学 5★- 广东 3 综合 4
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 浙江 4 理工 7
13 福建师范大学 5★- 福建 1 师范 2
14 南京工业大学 5★- 江苏 3 理工 8
15 青岛大学 5★- 山东 1 综合 5
16 南方医科大学 5★- 广东 4 医药 1
17 首都医科大学 5★- 北京 1 医药 2
18 西安理工大学 5★- 陕西 2 理工 9
19 汕头大学 5★- 广东 5 综合 6
20 温州医科大学 5★- 浙江 5 医药 3
21 山东师范大学 5★- 山东 2 师范 3
22 河北大学 5★- 河北 2 综合 7
23 武汉科技大学 5★- 湖北 1 理工 10
24 江西师范大学 4★ 江西 1 师范 4
25 长沙理工大学 4★ 湖南 1 理工 11
26 福建农林大学 4★ 福建 2 农林 1
27 上海理工大学 4★ 上海 1 理工 12
28 重庆邮电大学 4★ 重庆 1 理工 13
29 华侨大学 4★ 福建 3 综合 8
30 山东科技大学 4★ 山东 3 理工 14
31 上海师范大学 4★ 上海 2 师范 5
32 长江大学 4★ 湖北 2 综合 9
33 济南大学 4★ 山东 4 综合 10
34 浙江工商大学 4★ 浙江 6 财经 1
35 河南理工大学 4★ 河南 1 理工 15
36 青岛科技大学 4★ 山东 5 理工 16
37 重庆医科大学 4★ 重庆 2 医药 4
38 武汉纺织大学 4★ 湖北 3 理工 17
39 中国计量大学 4★ 浙江 7 理工 18
40 河南师范大学 4★ 河南 2 师范 6
41 山东农业大学 4★ 山东 6 农林 2
42 四川师范大学 4★ 四川 1 师范 7
43 陕西科技大学 4★ 陕西 3 理工 19
44 河南科技大学 4★ 河南 3 理工 20
45 安徽理工大学 4★ 安徽 1 理工 21
46 山西医科大学 4★ 山西 1 医药 5
47 江西财经大学 4★ 江西 2 财经 2
48 西安科技大学 4★ 陕西 4 理工 22
49 湖北大学 4★ 湖北 4 综合 11
50 中北大学 4★ 山西 2 理工 23
51 广西师范大学 4★ 广西 1 师范 8
52 湖南农业大学 4★ 湖南 2 农林 3
5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4★ 广西 2 理工 24
54 西北师范大学 4★ 甘肃 1 师范 9
55 中国医科大学 4★ 辽宁 1 医药 6
56 安徽师范大学 4★ 安徽 2 师范 10
57 杭州师范大学 4★ 浙江 8 师范 11
58 黑龙江大学 4★ 黑龙江 1 综合 12
59 湖北工业大学 4★ 湖北 5 理工 25
60 西南科技大学 4★ 四川 2 理工 26
61 哈尔滨理工大学 4★ 黑龙江 2 理工 27
62 江苏师范大学 4★ 江苏 4 师范 12
63 山东财经大学 4★ 山东 7 财经 3
64 曲阜师范大学 4★ 山东 8 师范 13
65 兰州理工大学 4★ 甘肃 2 理工 28
66 哈尔滨医科大学 4★ 黑龙江 3 医药 7
67 江苏科技大学 4★ 江苏 5 理工 29
68 河南农业大学 4★ 河南 4 农林 4
69 天津理工大学 4★ 天津 1 理工 30
70 南华大学 4★ 湖南 3 综合 13
71 湖南科技大学 4★ 湖南 4 理工 31
72 安徽工业大学 4★ 安徽 3 理工 32
73 兰州交通大学 4★ 甘肃 3 理工 33
74 河北农业大学 4★ 河北 3 农林 5
75 上海海事大学 4★ 上海 3 理工 34
76 常州大学 4★ 江苏 6 理工 35
77 南通大学 4★ 江苏 7 综合 14
78 南昌航空大学 4★ 江西 3 理工 36
79 华东交通大学 4★ 江西 4 理工 37
8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广东 6 文法 1
81 吉林农业大学 4★ 吉林 1 农林 6
82 齐鲁工业大学 4★ 山东 9 理工 38
83 安徽医科大学 4★ 安徽 4 医药 8
84 重庆交通大学 4★ 重庆 3 理工 39
85 天津师范大学 4★ 天津 2 师范 14
86 山东理工大学 4★ 山东 10 理工 40
87 天津科技大学 4★ 天津 3 理工 41
88 东北石油大学 4★ 黑龙江 4 理工 42
89 云南师范大学 4★ 云南 2 师范 15
90 长春理工大学 4★ 吉林 2 理工 43
91 内蒙古农业大学 4★ 内蒙古 1 农林 7
92 青岛理工大学 4★ 山东 11 理工 44
93 东北财经大学 4★ 辽宁 2 财经 4
94 福建医科大学 4★ 福建 4 医药 9
95 桂林理工大学 4★ 广西 3 理工 45
96 河北医科大学 4★ 河北 4 医药 10
9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 湖南 5 农林 8
98 河南工业大学 4★ 河南 5 理工 46
99 安徽农业大学 4★ 安徽 5 农林 9
100 北京工商大学 4★ 北京 2 财经 5

  我们对各类型高校分别进行评价并发布了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分类型排行榜,下面是2025年中国大学各类型前三强名单:

表4.金平果2025大学分类型排行榜

类型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理工类(372所)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综合类(268所)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财经类(107所)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文法类(72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师范类(173所)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医药类(112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农林类(46所)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民族类(17所)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类(49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体育类(17所)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从类型排行榜可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分列各类型榜首,这些高校都在北京地区,可见北京市集中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优质资源。

[发布者: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