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艺考 > 正文
艺考是个“砸钱”的事 艺考要脱家长几层皮(2)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发布时间:2012-02-23 13:39
分享到: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刚来的时候一张速写要画半个钟头,现在一个钟头可以画三张了。”琦琦骄傲地说,原来觉得画画是一件挺好玩的事,可自从到哈尔滨之后才觉得很辛苦,每天腰和胳膊都很酸痛。

今年,琦琦报考了十几个美术院校,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有考试。琦琦说,多报一个学校,就多一次机会。而因为联考成绩只考了221分,所以琦琦放弃了去北京和上海求学的机会。琦琦说,她最想去鲁迅美术学院,琦琦前几天刚刚参加了鲁迅美术学院在哈尔滨举行的专业课考试,琦琦说心里挺没底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就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琦琦的妈妈打来电话,询问琦琦今天是否有考试。“我爸妈每天都给我打电话,问一下我今天都干嘛了?考了哪个学校,考的怎么样之类的。”放下妈妈的电话,记者看到琦琦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她告诉记者,因为画画,半年来她只回过两次家,每次都是因为报考匆匆往返。连除夕夜都是在寝室里度过的。

“过年寝室周边的饭店都停业了, 我就买了些方便面和火腿肠,再加上几块熏肉,就算是自己的年夜饭了。爸爸妈妈也想让我回家过年,一想到我来画室比较晚,水粉和速写都没有画过,我就想多画一点,努力一点。我想家,但我更想考一个好大学。”

艺考是个“砸钱”的事

记者见到了刚刚参加完吉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试的刘文晨。文晨外形瘦弱,来自我省虎林市。2011年6月他独自来哈尔滨学习音乐,辅修钢琴。“上午的乐理考试刚刚结束,自己感觉成绩还不错,下午还有练耳和试唱两场考试。”文晨一脸疲惫地告诉记者。

文晨介绍,学艺术太贵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已报考了沈阳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10所学校。每个学校报名费大概是200元,这段时间仅报名费就花了近2000元;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在艺术学校附近租住的宿舍每月260元,春节过后,由于考试基本都在东方学院,几乎每天都要到东方学院,不是报考就是考试,就干脆在东方学院附近找了个小旅馆,每天60元。刘文晨说,还要加上每个月伙食费大概也就800元左右。这些都是小数,最贵的还是专业课学习和文化课补习费用。

文晨介绍,去年6月份,他经老师推荐来到哈尔滨一所艺术学校进修,学习声乐、钢琴、乐理、听音、试唱五门课程,声乐和钢琴每节课是300元。因为是起步晚,所以每周都要上两节课,其他课程补习是每小时200元“一对一价格太高,后来我干脆选择乐理听音试唱小班教学,和其他几名考生一起上课。老师给我打折后,每月按3400元收费。这样算下来文晨每个月的花销都要近万元,来哈尔滨半年来他就花了七万元。

“和我同学比,他们那才叫砸钱呢”,原来文晨的一名同学今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为了考出好成绩,特意跑到北京拜访名师,每周一次课,临近考试时几乎每周要上两次课。“她老师还不算贵,基本就是音乐学院普通老师价格,每节课都要1000元,最贵的要2500元每节课,还要住宿吃饭,租琴房一个考试下来就得将近20万。”文晨说,考完专业课还要面临文化课补习,“落下这么久的课了,跟着大班补习肯定不行,我刚找了个靠谱点的补习班,但是费用太高了,一对一的一个月就要7000元,如果要签约就得一万多。”文晨说,学艺术就是一砸钱的事儿。

艺考要脱家长几层皮

18日上午,记者走进东方学院附近一民宅内的小“标准间”旅店,来自肇东的陪读家长王女士带着女儿住在这里。

说起陪考,王女士说,为了孩子考试考得好,她向单位请了假,成为了“专业”陪考。王女士说,孩子是她后半生的希望,自己把工作丢了,也要陪孩子把考试考好。

王女士告诉记者,艺考不仅仅是考学生,也是在考家长。单从报名这看似简单的事儿就很多讲究,“有的学校是网上报名,有的学校是可以到东方学院现场报名,有的报名可代报,有的必须学生本人到现场照相,各校有各校的规矩。

我还要精选报考学校,虽说多报一个学校就多一个希望,可是报考多了,容易把孩子的心考乱了,因为孩子考完一个学校考好了,回来有可能就静下心来继续上课,但如果考不好,就可能影响下一步学习。但是每减少一个学校,心里就担心拿到合格证的希望渺茫了一分,真是矛盾。报考时因为还没开始考试,孩子们也没想过考试过程中的困难,所以最后还是定了10所学校。

王女士说,可能是过于紧张,来哈尔滨陪考这段时间,她从来都没睡过安稳觉,每天都会做梦。“每天都会核对准考证,提醒孩子一些小细节,如果因为忘带了考试用具,错过考试,就白忙活了。不过比起乐器考生,我们还算好起码不用每天带着二胡、古筝之类的琴在外面候考”。忙完了专业课考试,还要考文化课。都说艺考生分数低,却没有人想想这些孩子为了参加考试经常是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学习专业课,文化课对他们来说比起专业课考试要难上加难。“都说陪孩子高考(微博)脱一层皮,我看艺考要脱家长几层皮啊!”王女士边收拾行李边说,“再坚持两天,孩子考完试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黑龙江晨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高考评论:艺术类考试替考已是潜规则  ·众高校艺考报名费不开票据 考生被指会走的钞票  ·北电考生高达18042人 艺考成一场疯狂的战斗  ·艺考生爆替考一月赚20万 老师枪手1.5万一次  ·不挤国内艺考“独木桥” 转寻留洋学艺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