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蒙山沂水书锦绣 临沂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1-11-03 14:18
分享到:

有内涵的寄宿生活,让农村孩子留得住

学校建好了,并不等于能留住学生,因为家长更关注学校能否让孩子真正受到好的教育。在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临沂市各区县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并大力改善寄宿条件。

以蒙阴县为例,截至目前,全县每个乡镇建有1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偏远农村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学习。桃墟镇中心小学以前只能满足周围8个村队的孩子走读。现在,学校建起两栋教学楼和1栋餐厅公寓综合楼,能满足全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在校住读。此外,学校所有教室安装了太阳能空调,还开发利用沼气为伙房提供清洁能源。桃墟镇中心小学校长刘乃昌说,太阳能冷暖空调无污染,而且比传统空调节能50%以上。据介绍,蒙阴县使用太阳能取暖和空调的标准化学校有8所,已建成使用沼气厕所的学校有11所。

为了丰富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蒙阴县每所寄宿制学校都建起了少年宫,设有音乐、书画、民间艺术等功能室,课余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学生在值班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可以休闲娱乐,而且能够学习各种技艺。

为了确保对寄宿生的看护和教育到位,蒙阴县还打破师资调配常规,通过双向选择,让年龄偏大、有一技之长、爱岗敬业的教师担任生活指导教师,承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任务。

“以前孩子在家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住了一段时间后,回到家里不但洗衣叠被、打扫卫生样样能干,还经常主动帮助我们做一些家务活。”一位家长的感言颇具代表性。

随着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加快以及寄宿条件的改善,许多农村家长意识到,孩子不出远门就能上好学校。刘乃昌说,现在不断有家长把孩子从城里学校转回来上学,原先“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改善的不仅是校园环境和条件,办学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在追求内涵发展的方向上,临沂市不少学校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如兰山区白沙埠小学的“孝文化”、沂南马牧池小学的红色文化,以及苍山一中的“荀子文化”等。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努力让老区的孩子‘上好学’,是临沂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卢立海说,临沂用占全省1/24的经济支撑起了占全省人口1/9的基础教育,用1块钱办7块钱的事,靠的是“沂蒙精神”。

超前规划建设,不让学生“等”学校

“南有义乌,北有临沂”,有着2500年历史的临沂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焕发着市场活力和现代化气息的商贸之城。近年来,随着临沂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和外来经商人员大量涌入城区。据统计,目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已达8万多人,占学生总数的7.4%;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催动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临沂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能否让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事关临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在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临沂市把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和做大优质教育资源合二为一,实行教育配套设施和城市建设一体规划的策略,优先投入、优先建设各级各类学校。

在临沂记者看到,老城区改造和北城新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朴园小学是临沂市2010年一次性投资6.7亿元优先规划建设的13所中小学之一。为了满足新区已入住部分居民子女就学的需求,朴园小学已于2010年9月高标准建成后正式开学,但由于片区居民尚未全部入住,很多学位还在“虚位以待”。

“宁可让学校等学生,不能让学生等学校。”临沂市北城新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2011年,在与新城区一体规划、优先建设13所中小学的基础上,北城新区又启动了二期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6.7亿元新建7所学校,并同步建设48所幼儿园,准备迎接近几年入住和回迁的居民子女就学。

临沂市在新城建设中做到了“教育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教育投入与城市建设投入同步,学校建设标准与城市发展同步,部门联动与学校发展需求同步”,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新建小区教育配套设施落后、居民子女就学难的问题。

临沂市还采取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每平方米拿出20元,开发单位和社区均摊一部分,学校建设项目一律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学校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其中48所幼儿园由开发商建成后,无偿交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政府为幼儿园提供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配备幼儿教师。

新城建设优先保障教育,老城改造也不甘落后。临沂市的老城区——兰山区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众多,随迁子女多、入学压力大、学校班额大、学生拥挤等问题突出。以兰山区的“老牌”优质学校临沂九中为例,目前在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已占学生总数20%左右。由于学校场地和教育设备有限,已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片区学生和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在兰山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学校拿到了近40亩城市建设用地,扩建工程完成后将能多容纳1000多名学生。

兰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公德说,兰山区计划3年时间完成35所中小学的改扩建、重建和新建任务。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后,列入建设项目的学校已有16所交付使用,有效缓解了就学难问题。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