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中国企业国际化:势在必行
来源:复旦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1-10-25 13:04
分享到:

包季鸣教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建立国际化的领导团队。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正是生逢其时。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势在必行,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又是任重道远,同时我们感到重中之重是队伍的建设,因为同样的资源在不同人的手里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我找的一些资料,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这里有什么问题呢?今天进军国际对我们中国来讲是千年等一回等到这个时机,从我们国际的发展规律来看,人均GDP在1500美金以下,这个时候外资进入比较多,1500-3000应该是进出比较平衡了,3000以上应该是出去比进来的多,而我们国家不完全是这样,不是这样的话,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波折的,所以这是生逢其时。第二个,当今国际上很多资产的价格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还有,经过这些年市场经济的训练,我们也具备了走出去大规模挺进的条件了,这是一些地域分布。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化的任重道远,比如说2004年TCL收购法国的两家公司,后来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我跟商务部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们对外的司长跟我讲有时候就出在一个很小的问题,比如说当时TCL收购的时候忽视了同工会的谈判,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不是问题,因为工会是党组织的助手,但是在国外就不是这样的情况,这一点忽视了,结果后来整个的收购兼并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里面我们讲到中国企业海外抄底可能的原因,比如说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准确的判断等等,但是归根结底是国际化领导力的缺失。请大家注意,买下不等于是消化,比如说我们金融资本出去找底,几乎是血本无归,而且我们在资源方面很多抄底也是损失严重,这是学费,问题是我们不要重复这些错误,所以接下来要讲今天的主题:建立国际化领导团队乃是重中之重。

杨国安先生有一句话讲的非常精彩: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最缺少的是国际化的领导人才,高管团队缺少国际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与外籍管理人员之间无法充分融合,这是造成跨国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我感受是很深的,我是2009年全职回到复旦大学来当老师的,在这之前我做了十年上海海外公司的董事长,当时全世界管9个地区总部,30几家公司,中间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比如说有人跟我探讨的时候,我就说,“走出去”有资金的融合,技术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人才的融合等等,但是讲到底是文化的融合。当我在讲这个话的时候,是付出很大代价才体会到的,如何融合,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非常重要。

最近我看到一个材料,这个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所刊登的,他们做了一个调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自身以及相关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时总结的最重要的是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特别进到国际化管理团队,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2000年顶尖人物国际咨询公司与《财富》做了一个中国企业领导力国际化调查报告,你们根据思维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能力三个维度,将国际化领导人分为三级,分别是表面的国际化领导人、部落国际化的领导人和真正的国际化领导人,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这样的,我感到领导力实际上不单指领导人,更多是指产生领导人或者形成领导力的机制。乔布斯逝世以后大家都在悼念他,包括有一个微博,宁波就提出要在五年里投多少资,培养多少个乔布斯,结果后来引起了舆论方面很多不同的声音。请大家注意,这里面其实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有一种机制和环境,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想今天我谈领导力、谈国际化领导人员的培养,我们究竟什么样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中能够脱颖而出?比如说温州有一些企业家出走了,温州的资金链的状况等等,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就在质疑温州的道德问题,质疑温州的模式问题,但是各位一定不会忘记723动车事故以后,当时温州人是怎么表现的?绝对是顶尖的。这里大家要想一想,很多事需要宣传,需要引导,需要有这样的机制,所以我们怎么来形成一个有利于我们国际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我想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不一定对,请大家指正。

关于国际化领导团队的机制我想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