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分优录”,一个广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近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分现象逐渐曝光:先有河南、辽宁等地体育特长生被质疑“分量不足”,部分学生主动放弃加分资格。 寻 路:客观看待,继续瘦身,系统整治 由于现有社会条件和制度体系中,入学机会远未做到公平,还需要对特殊群体所受实质不公平进行补偿,因而加分尚无法退出历史舞台。实践也证明,中高考加分曾发挥过良好的作用;现存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完善来克服,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笔者主张,对照顾性加分,如少数民族、烈士子女加分等应在严格审定资格的基础上予以坚持,并在各种录取方式中予以推行。对鼓励性加分,则需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行重新审定,继续“瘦身”,并最终由“硬加分”变为“软参考”。比如,纲要提出要形成“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特长显著自主录取、全面发展推荐录取、符合条件定向录取、突出人才破格录取”的多元录取格局,鼓励性加分就可以放在统一考试之外的录取方式中予以体现。 谁能决定高考加分政策和谁来享受加分优惠,是重新厘定高考加分政策最为重要的节点。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的分配,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理所当然地应由中央政府予以明确,哪些项目是全国统一执行的,应在哪些录取方式中执行;哪些项目可由地方制订,实施的范围又有多大。在明确权力的同时,要明确责任,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教育部2010年制定并于今年全面实施的高考加分新政,已对高考加分进行“瘦身”,重点是“三调整、一规范”。一是调整奥赛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所有省份均取消了奥赛省级赛区获奖加分项目,7个省同时取消全国赛区加分项目。17个省份将该项加分项目分值由20分降至10分以内。据统计,过去几年来全国每年具有奥赛科技类获奖加分资格的考生约5300人,2014年降至1300人,相比往年减少75%。二是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调整后体育特长生项目严格限定为中学普及范围广、锻炼效果好的运动项目,其中国家限定8项,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确定不超过两项;同时要求申请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考生均须参加省级统测。据统计,各地体育特长生加分运动项目由往年70项调减至2014年的17项,减幅为76%,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等“三模三电”及棋牌项目均不再列入高考加分项目。8个省区取消了所有体育特长生加分,17个省份将该项加分项目分值由20分降至10分以内。三是调整地方性加分项目。各地对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评估和调减。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合计由往年124项调减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三分之一。天津等6省市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四是严格规范加分工作程序。要求所有加分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体育特长生省级统测实行全程录像,现场公布测试成绩。由于地市政府负有统筹本地区高中教育之责,中考加分应由各地方政府比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清理,严格规范。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甘肃:三本、高职(专科)批分数线8日公布
·探寻:招考舞弊层出不穷是教育之责还是社会之
·高考时评:重奖状元背后的势利与谬赏
·云南:多个省外院校三本录取线不输二本线
·乱象频出 探究中高考加分的困局与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