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教育在线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会员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对高招改革的公平与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中国教育在线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对2012年的期望,宏观一点儿谈,我还是希望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方面都能够取得新的进展。因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最强调的,一个是质量,一个是公平。 具体来讲,我自己比较关注、研究比较多的领域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问题,特别是高考改革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公平。高校招生考试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入口,牵涉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在招生过程中它又牵涉到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所以它是兼具质量和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或者是对整个中国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改革,不仅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实际上,每年的高考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在新的一年,我希望高考改革一方面要坚持保障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改进。 比如在公平上,我特别希望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升学的政策能够有一定进展。现在社会大众也很关注这一部分。事实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不单单包括农民工,也包括一些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长期工作的白领,他们的子女升学同样遇到了两难的窘境,我们怎么解决?这是一个难度很大但是又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跟我的研究直接相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有专门一章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应该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教育改革文件中最重视考试招生的一个。因为它对此专门列出一章,而高等教育也只是专列一章而已。这一章里直接提到要"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要专门成立一个国家级咨询机构来指导高考改革实践,说明考试招生改革意义非常重大,也非常重要。原计划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要在2011年成立,但因为各种原因推迟了,但我希望在2012年应该能够成立。 从总体上看,2011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应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学自主招生的联合招考。虽然它能不能被称为进步,各界有不同看法。至少高等教育界还是普遍持比较欢迎的态度,因为这一措施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大大方便了考生报考,节省了东奔西跑的报考费用;但是一些中学对联考的看法比较不一样,一些人认为其冲击了中学的正常教学,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压力。虽然对自主招生联考的观点相当歧异,但是不管怎么说,它都是2011年的一个重要进展。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清华称2012不公布高考状元数
·2012年内蒙古地区189547人报名高考
·教育部:高校将可自主设计本科专业
·海南大学学生首获赴香港高校交换学习机会
·教育部:高考制度要坚持不断改进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