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招聘就业 > 正文
做好这三个选择题 职场安慰人能力大升级(2)
来源:职场
发布时间:2013-05-09 13:07
分享到:

如果你能够看出来,他/她的心中憋了很多的事情需要外泄,那么你需要做的,就不是表示同情,不是讲道理,不是提出解决方案,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听!当然倾听也要有倾听的技巧:你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确在认真听,的确关心他/她,的确对他/她的痛苦感同身受。在他/她的眼神寻找你时,一定要及时把你坚定的眼神与之对应;在他/她停顿的时候,你要即使有所反馈,哪怕是一个“嗯”,都能代表“你刚才所说的,我都听进去了”;在他/她哭得鼻涕冒泡的时候及时递上纸巾。

有时候你需要说一些安慰的话,但是不会说?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对他人所讲的“痛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反向心理,迫不及待地打断别人说话,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时往往使“安慰”很难继续下去。

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所有的逻辑劝慰点到即可。你可以给他举出无数个如何突破自我、奋发向上的事例,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他/她不傻,基本上你明白的他/她都明白,在他/她最虚弱的时候,你还要他/她额外地做一些“翻译”工作,把别人的正能量转移的自己的身上?

他/她想唤起的关注和同情,属于非逻辑的情绪表达。对付这种情况,我们更需要一个幼儿园阿姨而不是苏格拉底。情绪表达本身就不理性,寻求安慰就不需要逻辑。大多数情况下,他/她情绪化的提问根本就没有答案,或者其实有答案,但那答案是他/她本来就知道而根本不想接受的。

最好的安慰者,就是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她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如果他/她抱怨自己的上司,那么你就要跟他/她一起同仇敌忾;如果他/她觉得受到某个人的伤害,那你一定要把“加害人”贬低得面目可憎!

最重要的是,过了这个低潮的最难过的点之后,需要及时把人拉上正轨,要知道,度过一个低潮期后的人通常正能量十足,做起事来不要太强大啊。

[B] 需要去往第3题

你的帮助有什么效果?

[A]有效主动提供帮助

陪伴和言语无法解决的安慰,就需要给出实质性的帮助,如果你有帮助他/她的能力和意愿,那么就主动提出来。

有时候他/她并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忙;有时候他/她可能对于求助开不了口。设身处地去考虑人们可能需要的协助,是有效帮助人的第一步。不需要帮助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可以尽力提供可用资源─朋友、专家、朋友的朋友,来帮忙他们找到答案。可以为对方打几通电话,连结人脉;也可以找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平静地寻找自己的答案。切记,要强调你出具的是一份咨询建议报告,而不是帮他做决定,人在情绪不稳定时,容易把外来力量当做救命稻草,却不会对可能带来的隐患负责。

B:形成依赖

当头棒喝+不抛弃、不放弃

无论是言语上的安慰还是实际上的帮助,都要注意一个度。不要让他/她放弃自我的调整而对你形成依赖。你可以在行动上帮他/她一把,但在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要表示自己不是永远的救火队长;你也可以在言语上鼓励他,但仅限于在他做出积极行为以后。其余的情况下,让自己像个缄默的陪同即可。你也不希望用自己的两肋插刀制造一个离开你就不行的废物,是不是?只需用注视来表达:“你没有被抛弃,但也别太指望我。”棒喝与陪同这两种角色看来冷冰冰,但这才是让你的朋友真正成长和坚强的最佳选择。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首经贸招办主任曾庆梅:学校就业率五年都99%  ·女硕士举报政府招聘涉院校歧视 呼吁反对  ·史上最难就业年 北京研究生仅过三成签约  ·毕业一年失业三回 职场新人你是怎么了?  ·毕业生求职陷“出身歧视”:学历查三代成“行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