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跟你倾诉,只是想找个人安慰,不是让你来给他/她做评判,“这才多大点事儿啊”是千万不能说的句式,“我早就跟你说……”更要憋在心里,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你来彰显自己的料事如神,而是你的感同身受,还有一种可能,他/她可能就是单纯想在情绪上偷个懒,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让他/她振作,本来只是想感受一下伤心,你却总不让人家伤心,“要积极!要振作!”他/她该崩溃了! 学会安慰人很重要。人在最脆弱的时候,心灵的防线也是最软弱的。或许一次安慰你就和他/她关系成功晋级了,这比职场中千万次示好有效得多哦! 在你需要安慰人的时候,做好下面三道选择题,基本上也就能hold住了。 他/她是否需要安慰? [A]他/她不需要独立空间 并不是每个人都在需要安慰,很多自以为是的圣母光辉会适得其反。所以你的安慰卡送出的时候,需要首先判断他/她是否需要。对于有自愈能力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而不是安慰。遇到一时难以释怀的坎,他们只需要在安静的坏境中把情绪放松,把事情想明白,或者哭一会儿,然后就可以继续活蹦乱跳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把主动的安慰当成一种支持,也许对他/她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他/她不仅需要搞定自己的事情,还要满足你“助人为乐”的心情。这种情形下,给他/她一个独立空间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所以即使你察觉到对方有状况,只要问一句什么情况 ,是否需要帮助就可以了。如果他/她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并没有倾诉或者寻求帮助的意思流露,这个时候你越表现出关注,给他/她带来的负担越大,那么你所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对他/她的难过视而不见。有时候视而不见才是真正的关心。 [B] 他/她需要 去往第2题 他/她需要你给出解决方案吗? [A]不需要 做个能听人说话的“树洞” 大概有80%的人,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树洞”,他们只是想说话,需要一个倾听的人。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袪除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再认识、再体验其痛苦,领悟痛苦能给人深入思考的价值。”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而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我们要注意不加干预、不给是非判断,而要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首经贸招办主任曾庆梅:学校就业率五年都99%
·女硕士举报政府招聘涉院校歧视 呼吁反对
·史上最难就业年 北京研究生仅过三成签约
·毕业一年失业三回 职场新人你是怎么了?
·毕业生求职陷“出身歧视”:学历查三代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