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招聘就业 > 正文
职场外的公共空间:不工作时我们去沙龙(2)
来源:职场
发布时间:2013-04-07 11:04
分享到:

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马立震曾十分迷茫,他和一帮哥们儿创办网站,一心梦想着赚钱,结果内心嘶吼着,成功却离自己越来越远。他纳闷,技术上自己没问题,也能吃苦,但就是每一次尝试的效果都令人失望。后来他听到了一位互联网大佬的演讲,登时醍醐灌顶。他意识到技术的局限性,它不能决定未来,理想更不能靠蛮力来实现,是人的学识和思想决定了这一切,决定了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身为一个IT男,马立震在“706空间”里谈论的尽是些人文、社科的内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靠在墙上翻看起来,成了他的习惯动作,他说读书占据了自己玩游戏和喝酒的时间,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和别人有话说,才感觉自己还在进步。马立震认为恰是这些造就了自己当下的人格,这是所从事的职业无法给予的。

其实“706空间”里时常可以找到各种职业的人们,大家怀揣着疑问、困扰、心得和创见钟萃于此。到了休息日,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有时还会分成3个不同的话题区域,同时举办3场不同主题的沙龙。这些职场人们在不同的主题间来回穿梭,和不同的人聊上几句,请教几个问题,在职业之外,他们找到了共同的交集。

这是最好的休息

“国外的人们可以用很多不同途径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不同的圈子,去稀释自己的焦虑感。我们往往只和同行打交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兴趣建立不同的圈子,让人的精神有所依靠。”说这话的人叫王鹏,他当过多年的图书编辑,现在正转行去当英语教师,可他最引以为豪的职务是一个读书会的会长。

如果一个读书会仅仅是人和书的相遇,在王鹏的标准中是不合格的,它必须有人和人的交流。书只是一个平台,认识不同的人,才能够进入不同的世界。王鹏说,来这里和大家一起读书、交谈,是最好的休息。因为读书沙龙这种基于文化平台的交流则是多维的认同,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考虑问题和行动的方式,在精神和情感方面所带来的满足可以让一个人真正地消除孤独感。

从前的观点倾向于认为,一个人过得不开心,是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平衡,但社会学家夏学銮提醒我们,人还需要另一个支点,这就是公共生活。

王鹏说,之所以办读书会不挣钱却还是感觉非常幸福,是因为不同的人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形成了理性探讨和辩论的空间,这使人内在的身份多元化了,由于自身职业带来的对其他行业的偏见和敌视会得到消解。大家交流之后,会发现我们可以融为一体,扮演不同的角色,人的内心广博了,自然就快乐了。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公益的沙龙更容易成为一个寄托,让人知道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心里还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它不属于任何人,但是它属于大家。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职场外的公共空间:不工作时我们去沙龙  ·“软实力”为学子求职“施巧劲”  ·名校大学生就业也很难 专家观点分析原因  ·意大利 大学生就业难  ·调查称本科毕业生签约率38% 名校求职也很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