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变迁:到底归不归? 相比于回国创业的海归,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精英留学人员依然占大部分比例。 1999年去澳大利亚打拼到现在的Penny已经是悉尼很有名气的律师,她告诉记者,如果现在要她回国生活和工作,一定无法再适应国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虽然Penny在澳洲已经属于富人阶层,但她坦言:"华人在这边很难融入主流圈子,大家不会像在中国一样经常聚会,除了客户交往的大部分还是中国人,孤独是难免的,但是这边的生活环境太好了,如果在国外能够做起自己的事业,大部分人不会想回去的。" 2004年回国的海归张宇(化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中表示,国外讲究契约精神,而国内更注重"人情往来",给创业和就业都带来挑战。他学的是金融数学,回想当初自己刚回国找工作时的情形,张宇坦言:"还是得靠关系。"2004年10月,刚回到国内的张宇通过亲戚的介绍和推荐,才得以在国信证券公司快速找到合适的一份工作,月薪是5000元。"虽然我觉得自己是有实力的,可是毕竟人情还是一块敲门砖。"如今,张宇已经跳槽到一家香港私募基金公司,已经是按年薪计算的金领了。 这也许是很多海归"水土不服"的共同原因:不适应国内的游戏规则、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国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认为,海归回来确实遇到一些障碍和挑战,重新遭遇文化冲击,期望值太高,政策环境、人文社会不尽如人意,子女教育,甚至包括国籍、绿卡、签证、户籍等等问题。“对于海归来说,这种不适应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容易沟通、自大、缺乏耐心、眼高手低等,需要经历一个再本土化过程,方能逐步消除这种不适应。” “对海归个体而言,首先需要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合你。”重庆大学( 招生办)博士生导师、留美海归蓝宇认为,海归不能成为特权群体。 当然,一些海归企业家也有他们的困扰,国内创业的人工成本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非常明显,有利于创业起步。但许多非商业成本,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如工商、税务、财政等)各种繁杂的审批手续,出现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成为创业的障碍。 当然,在100年前,闭关锁国的中国和早已进行过工业革命的西方相比,海归的优势几乎是绝对的,而在全球处于信息化高速运转的今天,这种优势正在急剧减少。成功的创业海归丁健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目前,中国的各个产业都和国外的距离非常短,甚至有的就是几个月,国外有的东西这边马上就有。所以海归的这种领先程度,不管技术还是工作经验,已经跟国内以前大不相同,已经不再是遥遥领先回到中国来一览众山小。"他认为海归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拥有比较好的管理文化和商业文化,中国想要做成一流的企业,恰恰需要这些商业文化。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海归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比例也不够合理,创业人才明显偏少,如在“千人计划”已引进的2793名人才中仅占527人。创新人才中,引进后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创新人才占62.1%,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只占36.6%,到金融机构的只占1.3%。"千人计划"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留住高端人才、消除专家后顾之忧,还需建立着眼长远、高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期化的人事制度,打破不合理的层级限制。 中国崛起迎来海归潮 “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必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中国,这个19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这个眼前迫切需要转型的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也前所未有。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留学出国人总数达224.5万人,累计回国人员总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近5年来,留学人员回国人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至2011年的4年间,回国人数总和约50万人,远超1978年至2008年间30年的总和。 2012年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职业发展类原因是近些年中国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中国海归认为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 蓝皮书指出,总体而言,海归回国的主要是受到国内职业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与亲朋好友团聚的吸引,而不是在海外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文化受到制约,或是海外生活不舒适导致的。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 越来越开放的环境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全球化意识,无论是华为、中兴这些已发展多年的大公司,还是初创没有几年的小型民营企业,都开始将目光积极瞄准国际市场,自然对海归人才充满着渴望。许多公司正迫切地需要能帮助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海归人才。对于来到中国发展业务的外国公司来说,海归也是一股重要力量。 王辉耀说,海归回来已经成为一个高潮,包括80%的中国海归和60%印度海归都认为经济发展机会是吸引他们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印度和中国的海归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国家层面,海归创业成为主旋律。“在过去30年,中国是靠廉价劳动力,靠消耗原材料,靠消耗环境来发展,未来30年中国需要转型,那么需要靠人才来发展,包括海归人才。” 当前的中国,转型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中国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迫切。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向人才拉动型经济,从资源密集转向知识密集,在这些大转型中,海归创业必然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就业难成问题 研究生本科生互相“抢饭碗”
·海归求职遇尴尬 36.5%首份工作年薪不足4万
·矮男孩十几次求职失败 投身国考被录取
·女生考研失利调整自身求职 青春 只有失利没有失
·研究生招生6年增长30% 招生加速就业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