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 1.示范性高中:区属28所招生面向全市开放 解读: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共享考生受益 信息时报:今年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增加了28所区(县级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这一大幅度增加出于何种考虑? 林洽生:面向全市招生的28普通高中,其中有一部分往年就是面向“七区”招生的,今年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招生范围。今年示范性高中全部面向全市招生,是历年来招生政策改革的延续。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市考生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这些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优质生源。优质学位向全市放开,最终受益的是广大考生,增加了他们的选择范围。 2.区属示范性高中:外区招生比例下降至15% 解读:往年16所区属高中招收外区比例大部分学校未达上限 信息时报:今年《招生考试工作意见》规定:“区、县级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可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县级市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15%。”而去年这一比例则是25%。从这一比例的大幅度调低,出于何种政策上的考虑?广大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政策? 林洽生:今年28所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实现了优质学位全市考生共享,但同时还需统筹考虑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以往16所面向7区招生、外区比例不超过25%的基础上,今年范围扩大,学校数量增至28所,通过下调外区比例,保留一些优质生源,保障区属高中的办学积极性。同时也增加考生报考本区示范性高中的录取机会。 往年16所区属高中招收外区比例也只是10%左右,并未达到招收上限,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影响不大,建议考生参考往年录取分数,并结合个人成绩,可适当考虑报考外区高中。 3.省一级学校:择校生比例由25%降为20% 解读:非户籍考生受影响大应慎报择校志愿 信息时报:对于学校招收“择校生”的问题,今年规定“省、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区(县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15%。”相对于去年“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的规定,省一级学校择校生比例有较大压缩,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变化? 林洽生:这方面我先介绍一下政策背景:2011年教育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2011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12年秋季开始,以学校为单位将招收择校生比例降到20%”。同年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择校生管理的通知》(粤教职函〔2011〕168号)再次对我省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做出明确限定。由于去年和今年择校生比例计算的基数标准不同,今年省、市、区三级学校的择校生招生计划都有所下降。省一级学校压缩的比例更大一些。 我市设置择校生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借读生不能报考公办公费高中的前提下,给有意向在广州升学的借读生提供了报考公办高中的机会。我市每年中考异地借读生有2万多人,占到考生总数的1/5,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长期以来在广州生活和工作,解决他们的入学问题也是当即所需。 二是给本地的学生多一个冲刺心仪学校的机会。结合近几年录取统计数据,全市择校录取七成以上为借读生,因此择校比例下降,对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影响相对会更大一些。建议本市户籍的考生和家长客观地考虑和评估自身条件,谨慎填报择校志愿。 4.中职招生:14所5年制高职班试点单独招生 解读:多为教育类专业适合计划从事教育事业考生报考 信息时报:五年制一贯高职班今年开始单独招生试点,请介绍一下相关政策,对于考生报考有何建议? 林洽生:今年起,高职院校五年制高职班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部署组织,实行单独招生考试试点工作。今年共有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等14所院校面向具备我省户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单独招生考试试点工作。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科目和术科,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和英语(论坛)三门,术科分为音乐、体育和美术,与所报考的专业相对应。参与试点的14所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类型绝大部分为教育类,还包括往年在我市职业类学校独立招生的2所体育类学校: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且在音乐、体育或美术方面有一定特长和爱好的考生,可考虑报考。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要严格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独立招生工作的安排,按时参加报名、确认、考试等环节。考生报名参加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录取后,可以继续参加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但前提是考生必须报名参加我市中考及统一录取。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