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落跑”留学生引关注 心理健康成留学课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1-27 12:56
分享到: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24岁的上海留日学生汪晶,3月3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因留学 (微博) 费用等问题与母亲发生争执。他从包内抽出两把尖刀,对身后毫无防备的母亲头部、手臂、腹部、背部多处进行砍、刺,致母重伤。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10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宣判,认为汪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法院不采纳辩护人根据鉴定报告提出汪某案发时“自知力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构成犯罪的意见。法院一审判处汪晶有期徒刑三年半。

汪晶的“机场刺母案”,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突发个案,却因受到媒体高度关注而为社会观察一部分留日学生的身心状态提供了一个例证。他们人在海外,他们在经济上能否自立,在学习上能否投入,在心理上能否适应,在人生路上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是父母,也是整个社会关心的课题。

一、机场刺母留学生的身心焦虑

汪晶为了留学费用,在机场刺了母亲九刀,导致她重伤。病床上妈妈顾女士微弱地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的命”。

汪晶生于上海,从小父母离异。小时候的汪晶,经常被喝醉酒的父亲责备、打骂。为此,母亲顾女士希望以物质上的生活满足来弥补对儿子的精神亏欠。汪晶没考上重点中学后离开上海,投靠了远嫁到日本的大姑妈,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姑妈,独自一个人搬出租房,开始在日独立生活和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汪晶做过中介、洗过盘子、当过营业员。他被人欺负而出现了精神幻听,这成为精神疾病的始因。母亲顾女士省下生活费用供他读书,太宠他,却难以为继。今年3月31日,汪晶最后一次在电话中索要钱财,母亲因无法承担而拒绝。之后他一时冲动,飞回上海,在机场刺伤了前来接机的母亲。

央视主持人柴静认为判决对舆论是一个颠覆□□在事实未清之时,舆论认为汪晶在日挥霍无度,冷漠无情。但判决结果显示,留日学生汪晶其实是精神分裂征患者。汪晶接受采访时说,他听到电脑里的声音,耳朵里的监控者,衣服的血迹,欺负他的日本人……旁观者当然知道这是虚妄的,不过在他的感受里,这些都是真的。

据了解,汪晶跟家人说起这些,他们的反应是不予理会。他对此感觉既很焦虑,又愤怒。即使这些陈述已经足够让人判断他精神异常了,但父母和姑姑都没有提出过要给他治疗。他们也许没有意识,也许不愿意面对。无论如何,汪晶在日留学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都对他的身心感受形成了压力。

有观众看了揭示汪晶刺母和留日生活的专题《不可忽视的真相》后说:“看了这期节目我哭了,想到多年前的自己。我曾经和这个男孩一样,未成年已独身在外,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依赖的人。在黑夜中睁著眼睛,直到天亮才能小睡一会儿。这种情况持续半年,我知道自己挺不住了,于是,我不顾一切的回家了……其中的痛苦与挣扎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祝福这个家庭,希望这位妈妈能够健康长寿。”

但也有读者表示:节目过后的反思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形成一个模式化的概念。有条件出国的,尽量送出去,有什么不好呢?文化的反差造成的不适应也有可能渐渐锻炼一个人的心智,从而变得成熟起来,视野也会更加的宽阔,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

以上是围绕著海外留学问题的两种意见。汪晶刺母事件是一种极端例子、恶性呈现,但在汪晶以外,还有更多留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承受著类似的身心压力。如果说这是一种磨练,那么留学生的对应不外乎两种,或坚守,或落跑。相比于八、九十年代的留学前辈的“坚守”,新一代留学生中的“落跑”现象不绝如缕。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