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需要更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投入心力 新东方网:为什么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说的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到最后拖了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呢? 熊伟:我觉得呼吁的这些人,以家长为主,他们可能还缺乏一些策略。比如说他们呼吁,比如每周到教育部请愿,然后有联名,5万多的联名等等,但是这样的效果肯定不会非常好。 新东方网:您觉得这种事情该怎么推进更好? 熊伟:我觉得现在,第一要有很明确的诉求,就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他要反对都没有理由反对。比如说比较现实的容易做得到的,我刚才讲过了,全国重点高校招生名额,按照各地参加高考的人数平均分配,并且照顾边远地区,内蒙、新疆、西安等等,照顾他们。这就是公平原则。这是一个。 第二,也是为了防止高考移民,因为确实有高考移民这种现象,但是说实话,真正到北京的高考移民是少数。高考移民一般是到海南、青海、甘肃那些地方去的,因为那些地方的录取分数线更低,而且户口更好办,北京的户口不好办。针对在北京就读的学生,可以制定比较苛刻一点的限制,规定学生连续六年在北京上学,初中、高中连续六年都在北京连续上学,父母有一方在北京连续工作六年以上。我觉得这是两个基本的诉求。然后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呢?我可能下一步要做的是联名,之前做了几次联名了,现在有一定的效果。 新东方网:你们联名最后到哪个层级? 熊伟:我们前年就有一个对教育部的公开信,今年又一次是给国务院的信,就是关于高考平等的。因为专家学者联名肯定比家长联名社会影响力更大一些,而且更容易被高层重视一点。我原来呼吁制定高等院校招生与考试法,这个是找的人大代表,所以下一步还要争取那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也关心这个事情。这样的话,就说学生家长有诉求,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关注这个事情,那么事情就好说一点。 要全方面的解决问题,还需要中央政府出面,因为不是北京、上海一个地方的问题,北京、上海、广州很多地方都存在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公平这样的问题。你把这些高校的资源过于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这些大城市中去,其他的人口大省,包括江苏、四川、河南、山东,他们的高校是不太多的,必然会导致高等院校招生的时候会出现地域歧视现象,事实上就是地域歧视。凭什么北大在北京市投这么多的名额,在山东、河南这么少的名额?这就是地域歧视。 新东方网:为什么事情进展缓慢? 熊伟:我刚才分析了,一个是有外部的环境,控制北京、上海大城市的规模,这是外部的大环境。第二,不想放弃特权。就这两条。但是人的迁徙,那肯定是一个朴实的价值,人往高处走,这就是一个朴实的价值,这是无可争议的。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