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班车社交:暗战另类职场 选择安全话题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1-11-07 12:15
分享到:

“班车社交”:“暗战”另类职场

“班车社交”也是职场交际的一种形式

“班车社交”:“暗战”另类职场

把握得当,“班车社交”可以拉近彼此距离

“班车社交”:“暗战”另类职场

“班车社交”带强制性

如今,乘单位班车上班的职场人不在少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跟同事或上司的沟通和交流,“班车社交”这个概念应运而生。“班车社交”有哪些技巧?怎样才能巧妙避开“班车社交”的雷区?

文/ 李文

图/Gettyimages

“班车社交”:职场的缩影

班车上展开的交往有时并非你主动的选择。然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却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让你对同事有了更多工作以外的了解,拉近彼此距离。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郑启涓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分享了她的一个咨询者的经历:这位上班族的单位领导平时被公认是脾气坏、难相处的人,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偶然一次在班车上,这位员工坐在了领导的旁边,两个人没话找话,聊起了下棋的话题,竟然发现彼此都是棋痴,并随即决定一起切磋棋艺。就这样,班车上的闲聊让原本疏远的上下级亲近了起来。郑启涓认为,对领导而言,班车上与员工的交流,能增强内部的凝聚力。而对下级员工或者职场新丁而言,在这种场合把握展示自己性情的机会,可能会给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益处。“班车社交是职场的一个缩影。新员工通过观察和参与,对职场人际关系能有更多的洞察,对同事的性情能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融入这个集体中。”她说。

薇薇安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鸿飞表示,有些人会觉得在班车上聊天很有压力,但回避只会让你与同事越来越疏远。交流的压力反而会逼迫你发展出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只要有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僵化关系就会有转机,也可以帮你抛弃偏见,重新认识别人。

现身说法

坐班车也会形成“文化”

受访人: 小叶,某公司项目经理,33岁

小叶每天在天河城附近坐公司的班车到萝岗开发区上班。“因为都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所以坐车的人彼此之间很熟悉。”小叶说,“早上坐车时大家一般趁机补觉,下午下班时就不一样了,大家会在车上叽叽喳喳地聊天。”不同于工作时的严肃状态,在班车上聊的话题很轻松,坐班车的时光有利于大家增进感情。但小叶坦言,她会尽量避免挨着领导们坐。平时话不多的她觉得跟领导们聊天有点不自在。另外,她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她说:“新员工会比较喜欢一上车就往最后面坐,而前几排比较宽敞的位置,通常都是留给公司里的‘老油条’或者是管理层。”时间久了,班车上的座次也在不知不觉间为大家所默认,形成了有趣的“班车文化”。

“车上总是有小团体窃窃私语”

受访人:阿森,某机关公务人员,34岁

在某机关上班的阿森,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大早,都会准时在机关住宅区等候上班的大巴。他表示,他一上车习惯往大巴的最后排坐,因为后面比较宽敞,可以看看报纸、杂志打发时间,偶尔也跟身边的同事聊聊天。在早上的班车上,有时有些部门的中层会跟同事讨论一下当天的工作安排。

阿森笑言,坐班车上班的人大多是机关里的“低层”,因为大领导们通常都有司机接送。另外,他发现,车上总是有习惯坐在一起聊天的“小团体”。“关系比较亲密的几个人,总会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聊些‘小团体’内部的话题。局外人自然会离他们远一些,非礼勿听。”阿森说。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