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制定完成,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 校内很多一线英语教师“人心惶惶”。由于英语权重降低,为了保高考()升学率,很多老师都判断下一步学校将相应减少学生的英语学时,把减少的英语课时增加到语文课上。 千呼万唤始出来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制定完成,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制度。 2014年上半年,国家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而有条件的省份将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 “这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主管此项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 而本次系统性改革方案中,涉及到英语考试的内容成为“重头戏”。依照已公布的内容,外语不再纳入高考内容对现行的英语教学体系冲击颇大,后期政策落地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从英语考试变革推动社会化考试 本次决策层大力推进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一揽子方案”模式推出,涵盖了从小升初直至高考,兼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力度空前。 “考试招生领域启动的这一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众望所归,有可能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 而在即将出炉的方案中,因引入“社会化考试”概念等,英语考试的变动尤为引人瞩目。 方案显示,2016年,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对于为何从英语考试入手推动“社会化考试”,知悉改革内情的杨东平教授表示,从英语开始试行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是因为英语的机器考试和标准化测试在技术上最为成熟,已被社会普遍接受,有些省市也开展了一些探索。 英语考试的突破点,是从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部分开始的。 作为改革试点,天津从2010年开始就将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改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进行。而在听力试卷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由一套试卷改为A、B两套试卷,考生可以参加两套试卷考试,选择自己最高分数作为最后成绩。 浙江省的改革则更进一步,该省在2009年就将英语听力改在每年3月、9月举行,学生在参加高考前可以选择参加两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 “这次外语改革,其实是在过去一些地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往前推的,”有参与到方案起草的内部人士如是评述。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2014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试水“三位一体”招生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高校自主招考将扩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咨询问答
·广东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本周六开考
·教授谈高考改革: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