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随录取通知书寄出了一封《致新生家长的信》,信中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生活费为每月600元,最高不超过800至1000元,这一建议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 反方:校园是“主场”,学习是“主业” 苏风(媒体人):大家一直在争论家长该给大学生一个月多少钱生活费,学校该怎样引导学生勤俭节约。殊不知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校园才是他们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既然这样,谈物价飞涨、同学聚餐、外出兼职等等对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影响意义有多大呢?当前国家对大学食堂是有补助的,校园内的物价涨幅并不大,贫困生还有助学金,正常学习生活基本没有问题,每月600元足矣。我认为学校给家长的信中,应该突出的是学习第一、娱乐第二的要求,而不是泛泛地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我想前者更容易得到家长的共鸣和支持。 专家观点 可以多给学生 勤工俭学机会 兰林友(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首先,我觉得学校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通过建议家长不要给学生过多的生活费,来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攀比,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独立,这些想法都是很有益的。 但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讲,我觉得这种做法可行性欠佳。一方面,这600块的划分标准是怎么界定的就让人有疑惑。另外,从家庭层面来讲,现在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肯定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会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使孩子的大学生活过得尽量舒适。比如有家长为孩子提供“恋爱经费”,这几年我们在新闻中也经常看到。而且,学生之间的聚餐聚会,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确实从一定层面上可以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比之下,我觉得,学校更应该想的是如何设置更好的勤工俭学配套措施,如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众说纷纭 钱没有够不够 只看你怎么用 凹凸李:等毕业后拿一个月两千多工资就知道大学时候多腐败了。 矿工是苹果小姐的芒果先生:如果校长能勒令饭堂的饭菜价格退回几年前的水平,那600元很充裕了。 一朵:钱没有够不够,只有看你怎么用。 杨妍:我并不觉得学校有权去过多的干涉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浙江省本身的高消费水准就摆在那里。 本报记者 张航 实习记者 牛伟坤 (北京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残障考生破格录取大学 市民行为艺术吁教育平等
·香港高考“最严重抄袭”案 考评局撤销原先惩罚
·北京高招诈骗涉案金额高 “中间人”作用大
·高考录取接近尾声 部分高分考生读海外二流学校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醒 高考录取后一律不得换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