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异地高考事关教育公平,一直牵动着千百万流动家庭的神经。何时放开异地高考令千百万流动家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甚至已成为他们难以排解的心病。异地高考目前各地解决得如何? 异地高考()事关教育公平,一直牵动着千百万流动家庭的神经。何时放开异地高考令千百万流动家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甚至已成为他们难以排解的心病。异地高考目前各地解决得如何?流入地何时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有哪些障碍和困难? 近两年,教育领域的最热的词非“异地高考”莫属。它承载了数千万流动家庭对教育公平的梦想。我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这些离开故乡的人,他们勇敢地往有前途有机会的地方走,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居留之所。而他们最终立足的“第二故乡”,在接受着他们奉献的同时,有没有足够的胸怀包容他们,他们的孩子能不能在这里享受平等高考的权利? 1000多万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阶段与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在近几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固然令人振奋。但是随后问题凸显:这些孩子的升学通道何在?与户籍挂钩的高招政策让他们在流入地没有一张高考考桌,只能像候鸟一样回原籍考试。 当异地高考这个现实问题被推到国人面前时,人们发现,破冰之旅充满了艰难曲折。这是一项高度敏感的综合改革,既要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迫切诉求,又必须充分考虑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与现实可能。官方的万般考量,民间不同利益群体的激烈对话,显示着异地高考要真正落实,尚面临着复杂的考验。 非京籍 回不去的故乡 在哪儿都是异乡 “这几年热盼孩子能在北京有一张高考的书桌,没想到还是一场空。故乡回不去了,在哪儿都是异乡。”陈坪林是一家出版社的文艺图书编辑,做出让儿子转学回老家温州读书的决定后,他一个人去了一家小饭馆喝闷酒。 他的儿子陈意帆,怎么看都是纯正的北京“土著”。他从3岁起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1年,说话喜欢带京腔,回老家做客时自我介绍从来都是“我是北京人”,就连上初中也是赶上了2010年海淀区第一年实行不分户籍统一电脑派位,收到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区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除了户口本上的籍贯,一切看起来和北京孩子没什么两样。陈坪林开始畅想北京的高考政策也会随之松动,儿子能在北京拥有一张高考的书桌。 看到国务院“意见”时,这位14岁的大男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用回浙江温州老家读高中,他不懂那里的方言,每回回老家如同到异乡漂泊。 故乡是一个他一两年偶尔会回去“做客”的地方。奶奶是一位面容慈祥的操着方言的白发陌生老人,没有堂兄堂妹当“翻译”的场合,他只会礼貌拘谨地对着老人笑笑,彼此只能借助手势进行简单的交流。当被问及真正的家乡在哪里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北京”。 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一下子沉默了许多。“那么多北京人都反对我们在这里参加高考,让我们回老家去,好多不是理性讨论,充斥着谩骂和侮辱性语言,我有些受不了。”“你和妈妈都在努力工作,我也在努力学习,我们还参加好多公益活动,可是为什么好多人说我在这里挤占了北京的资源?”陈意帆不解地问爸爸,自诩为博学多识的陈坪林一时语塞。 2012年年底,北京市“异地高考”方案公布,“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考试录取、高职考试录取以及开放大学、网络高教、成人自考等考试录取”。尽管想到了北京准入门槛会比其他绝大部分省份要高,让外地家长没有料到的是,这座城市仅仅开放了职校的大门。 朱宏是某大型能源管理公司部门主管,来北京将近十年,是2003年第一批拿到北京“绿卡”的一员。朱宏的女儿去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上二本线,选择了复读,最近压力大,闹情绪,他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打飞的去安抚女儿。 朱宏的孩子在北京读到高三,由于没有户口,前年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宁夏报名。为了防止高考移民,宁夏对户籍在本地,学籍在外地的学生高考作了严格规定。朱宏给记者一条一条地细细讲述:第一趟要回去领取注册材料,然后回北京请学校盖章;第二趟回去递交盖好章的表格;第三趟报名;第四趟现场采集信息,领取报名号、学籍号,提交报名信息;第五趟信息确认;第六趟体检;最后一步是明年4月份领取准考证。信息确认只有这一步不需要学生本人在场,“为了孩子回老家高考,我们至少要折腾六趟。”“一个来回至少三千元,完成报名得两万元;经济上的损失还是次要的,重点是孩子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我的工作受到影响;而对孩子心理、情绪上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我都不忍心看她失望、疲惫的神色。他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北京高考,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朱宏坦言,尽管当时没有户口,但他根本没有把孩子送回老家读高中的想法:老家没人照顾,孩子家乡话都不会说;再说,在那所高中读书的机会难以让人舍弃;更重要的是,他认为社会会进步,再过不久就算拿不到户口,孩子初中、高中都在北京读书,在这里高考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等到孩子读到高三时,朱宏不仅没有拿到渴盼的北京户口,孩子还得回宁夏参加高考。朱宏一家笼罩在巨大的失望情绪中,“我曾经期待一个北京户口,后来又期待孩子的一个在京高考权,结果都落空了。” 京籍 异地高考将导致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 在北京,外来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也称为“民间方案”)随着媒体的报道被公众熟知。与外来家长“民间方案”针锋相对,2012年5月份,一封北京市民针对“异地高考”的反对信也寄到了政府相关部门。信中提到了最担心的三个问题:放开异地高考,则北京的高中会涌入大量外地生源,届时,北京的孩子将有一部分面临高中失学,而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必须保障本地孩子升学;放开异地高考,激烈的竞争只能导致应试教育被强化,北京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将彻底破产;若再放开异地高考,将带来更多的资源争夺和人口涌入,造成北京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进一步紧张。这封信由若干北京学生家长集体撰写,在网络上得到诸多北京市民的赞同。 “异地高考政策一旦放开,必将导致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让孩子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尽管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最近几个月,陈霖一直关心异地高考的动向。她已切身感受到了孩子入园难,并且看到周围同事孩子小升初的艰辛。“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加已经给京籍家长带来了压力,这不单是一个高考的问题,必须看到其背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阿庆是这群北京市民的代表人物,她是第三代北京人,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虽是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员,但在网络上却小有名气:她是某网站教育名博“春来茶馆”的主人,博客点击量达400多万。 对放开异地高考的前景,阿庆并不乐观,她认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准入门槛和政策的话,过于松,它的后续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城市的承载力会受到严峻挑战。如果异地高考准入条件过于严,那大多数人得不到实惠,解决不了问题,不过是加大了权钱阶层进入北京的门缝,放开异地高考的红利还轮不到打工子弟,设置门槛卡住的其实就是这些普通老百姓。” 微评论 长期致力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 在京津沪等地,保障随迁子女的入学机会与保障户籍学生升学考试权利之间,存在着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的“两难”困境:门槛过高,则无法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机会,不利于机会公平;门槛太低,则会导致大量高考移民涌入,损害当地学生的升学权利,引起新的不公平。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作者李立峰: “透过强烈的就地高考的民意诉求,我们已经看到,家长们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平等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想分享京沪等地优质的名校入学机会。没有基本的入学机会绝对不公平,但通过异地高考来分享名校的入学机会,这是以一种新的不平等代替另一种不平等。” 网友天涯:其实,高考与户籍挂钩、存在地域不公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我国科举历史上一直有“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等问题。科举制起于隋唐。在唐代,京兆府(长安)分配的名额远超其他地区;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所以,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本文作者于忠宁:客观说,异地高考的推进牵涉资源分配、地方经济、百姓利益、招录指标分配等诸多环节。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加大扶持弱势地区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补齐投入“短板”,应是解决高等教育机会地域失衡的更为根本的出路。(于忠宁) (北京晚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民众谈异地高考政策:红利还轮不到打工子弟
·教育部:本机关不掌握盲人参加高考信息
·8位盲人致信教育部 申请公开盲人高考信息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高考安全专项工
·高考骗术近期趁虚而入 教育部门提醒小心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