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评价网
首页 English

金平果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教育规划 > 权威解读 >

“25年免费教育”的看点在哪里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0-08-31 11:20    
更多

今起,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人将享受25年的免费教育:凡本地户籍者,从幼儿园读到博士,都将得到当地政府的补助,最高一年1人可补助1万元。该镇负责人称,此举将大大减轻广大家庭的教育负担。而此举也是对村民分红机制的一种转换。(8月25日《新京报》)

  石排镇能普及25年免费教育,源于当地经济足够发达,每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达5亿元左右。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不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那么,石排镇普及25年免费教育的看点在哪呢?在我看来,是当地政府“还富与民”的先进理念,它为中国提供一个开启高福利时代的发展样本。

  政府的钱全部取之于民,也理所应当要用之于民。当政府财政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了政府履行职能所需的范围时,还富于民就成为人性化政府的首要考虑和理性选择。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38年在《经济分析与政策导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向社会分红”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地域内,政府从投入国有企业或社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中获得利润,除了将一部分用于对企业的再投资等支出,可以将另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分给全体公民,以体现公民对企业或资源的全民所有性质,并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实际利益。

  社会分红不仅可以增加消费,而且有利于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是人权观念的巨大进步。事实上,当前“向社会分红”理论正逐渐被运用,“找政府分红”已是国际惯例。2008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政府盈余全民分享计划”,给国民发了一个相当于43亿人民币的大“红包”。香港特区政府紧随其后,因为巨额财政盈余决定退税400亿港元,退税率高达75%。此前我国的东莞也向低收入群众派发千元红包,这些都说明“还富于民”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虽然我国经济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近几年来我国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步入先富的前列,财政收入在正常开支之余,有了大大的赢余。面对充裕的财政,这些先富起来的地方,如何使用赢余的财政资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用于挥奢浪费、大搞堂馆建设和形象工程,还是还富于民、造福于民?显然,理性的政府应当选择后者。石排25年免费教育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政府“还富于民”的标本,开启了一个让人向往的高福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不妨学学石排镇的做法,通过提供“免费教育”等免费公共产品,让人民从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中得到实惠,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

    [发布者:do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