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评价网
首页 English

金平果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教育规划 > 权威解读 >

吹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0-08-26 09:38    
更多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始之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4日落下帷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教育成就,系统分析了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围绕“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在出台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后,启动教育规划纲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在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呈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和品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谋划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的同时,都在注意研究制定新的教育发展战略。

  世界上的人力资源强国,与人口总量多寡并非完全对应;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容易产生忧患共识;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关键在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得当。我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究竟靠什么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大业,这始终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决策,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指明了方向。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后、立足基本国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仅每年接受学历教育的超过2亿人,而且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也接近1亿人次,我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近130个国家当中排到前1/3。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展望未来,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真正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主要途径和制度支撑。

  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就是要使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指标在全世界占据绝对优势的同时,尽量使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指标包括在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中的比例结构,也都要达到世界较好水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预测,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为95%,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将分别达到95%、80%和70%,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4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将达到50%。相应的,我国大中小学总和毛入学率应能超过80%,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分别提高到11.2年和13.5年,再加上教育系统在科技创新等方面贡献率的提升,使我国初步迈入世界上人力资源强国门槛。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入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基础。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是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包括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程度、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教育设施、教育手段、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总方向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这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与此同时,我国还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反复强调的重要目标,主要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不同类型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更加广泛、多样、灵活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平台。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分为若干具体政策导向,包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进军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向着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进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者:do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