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最终来临。像石骏峰这样还没找到工作的“毕剩客”们(毕剩客:一毕业就失业,或者毕业很久都没有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用“黑色七月”这样半夸张半揶揄的修辞来形容这个月份。前几天,石骏峰已经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宿管处问到了毕业生最后的“离校通牒”——再过半个月,他就必须把陪伴了他四年大学生生活的书籍、生活用品打包搬走了。但是搬到哪儿,他心里还没有个底。 “最后的通牒”如此迫近,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签好一份就业协议,对于仍在冲刺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并不容易。就在中山学院几公里之外的中山二路麻洲街,来自广州市某211高校的研究生曾嘉毅则刚刚把一部分行囊寄放在同学宿舍内,准备在就业季的尾声中寻找最后的机遇。 69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减无增的就业机会,“世上最难就业年”的指称并非噱头。根据社会知名调查机构麦克斯的调查数据,截至今年4月中旬,被调查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不足30%,比降9%左右;本科毕业生签约率接近35%,比降12%。 像石骏峰和曾嘉毅这些在就业大潮中被落下的“毕剩客”数量,是各高校不甚情愿对外公布的数据。与职校生的“炙手可热”不同,本科甚至是研究生难挡“最难就业季”冲击波。在最后的就业季尾声,生活似乎从未如此迷茫过。 1、学历焦虑 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更像是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招聘的“炮灰”,很多时候连面试机会都无法获得 因为没找到好工作,曾嘉毅甚至连2013年文学院研究生的毕业典礼都没有去参加。这个他曾用两年的时间争取到的211高校文学硕士生涯,最终以他当初未曾想到的方式划上句号。三年前,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地到广州大学城报到时,他心目中定下的未来理想职业是“有编制”的高校行政教职。 在粤北那个还留着“学而优则仕”的山区语境中,用硕士研究生学历换一份事业单位的“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但预期最终在找工作过程中逐渐破灭。 “高不成,低不就。”在经历了近半年之久的就业大战后,曾嘉毅已经学会用自嘲来总结自己。去年年底,中山市石岐区一所中学曾在他所读的高校招聘过教师,那是曾嘉毅投出的第一份简历,没想到很快顺利过关,一个星期后招聘方就要求他带着三方协议签约。 “那个时候觉得工作太好找了,随便投一份简历就被相中了,又考虑到那所学校不是市重点,不是很理想,所以就放弃了。”但曾嘉毅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胜利居然成为他唯一一次的胜利。“像国企、事业单位等很难进,但工厂和小企业我又不想去做文职。” 跟曾嘉毅相反,毕业于本市一所二B本科学院的石骏峰则一直认为,自己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身份”是找工作过程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很多大企业,开口就要211院校,连简历都投不进去。”尤其让他“受打击”的是,他在中山大学同样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中好友,早在今年3月份就签了一家银行,而他只收到中山一些“小企业”的文员职位回应。 受非211重点院校的限制,石骏峰失去了一个原本“通过关系”找到的一家烟草公司的职位。“家里的亲戚什么都帮忙弄好了,但是因为不是重点本科,最后卡在这儿了。”石骏峰自嘲,在“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强大竞争背景下,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更像是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招聘的“炮灰”,很多时候连面试机会都无法获得。 2005年的高考失利是曾嘉毅一直以来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大学读得“并不好”,在梅州嘉应学院上学期间,心高气傲的他干脆一心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从大四开始积极准备考研究生,但连续两年成绩都不是太理想。2009年,第二次考研的第一志愿浙江大学再次落榜,但他通过调剂被广东一所师范院校文艺学专业所录取,终于实现了其“拿到重点院校毕业证”的愿望。但两年复读、三年苦读的研究生学历,让曾嘉毅背负了太多的想象,他确信自己和家人都无法接受在一家小企业做文员、或者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的命运。 而对于石骏峰来说,非重点本科院校也同样是一个难以跨越的羁绊,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无法给他提供更快捷的就业车票。他告诉记者,目前跟他一样还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有十几名;而曾嘉毅也透露,他所在的专业人数不到10人,目前有3人仍然处于“待业”状态。 2、最后一战 跟美好的开局不一样的是,结局让曾嘉毅始料不及。不过,曾嘉毅给自己在这段毕业季尾声中的表现打了80分,理由是“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师范专业的就业季要比其他专业来得早一些。去年下半年开始,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教育局已经频繁来招聘,因为本科是非师范类专业,曾嘉毅失去了很多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中学的笔试资格,只能在其他第二、第三梯队的珠三角城市寻找机遇。去年年底,中山市石岐区一所中学在他所在的学校招聘的时候,他和班上五六个女同学都投了简历,最后只有他通过了面试,顺利突围。 “那时候觉得找工作太容易了,觉得手上的筹码并不差。因为校方要求一个星期内签订三方协议,当时心里面不想那么早放弃其他机遇,就没答应。”但曾嘉毅想不到的是,他对于“往后机遇”的估计太过于乐观了。 随后,他参加了东莞、惠州、珠海等地教育局及公办中学的招聘,也在各地供电、烟草、通讯等“吃香国企”的招聘会中排过几百米的队伍,却没有收到过其中任何一个学校、单位及企业的面试通知。等到6月份,毕业论文开始进入答辩倒计时,他已经无暇顾及就业问题。 现在,几经挫折的曾嘉毅甚至开始奢望,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之前被他拒绝的公办中学教职职位。但教育局的招聘已经结束了,他心里很清楚,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以应届毕业研究生的身份参加中学教师职位的招聘,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黄金期。 毕业季已经进入最后的尾声。为了集中精力冲刺最后的机遇,石骏峰衡量之下也放弃了在广州、深圳等地找一份“好工作”的念想,在毕业典礼结束后,他先把部门行李寄回阳江老家,开始发狠跑起了工作。 时至7月,人才市场已经难觅大学生招聘会专场。上周末,他像往常一样到博览中心碰运气,发现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原来是高考咨询会,还碰到一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其他一些小型招聘会,都是招技术工人的,要么就是一线普工,根本不需要学历文凭。”石骏峰数了一下,近10天以来,他一共跑了6家企业、3家事业单位,目前收到了2家保险公司、1家电子公司的面试通知,职位都是业务员,月薪构成都是不到一千元的基本工资和提成。 与此同时,曾嘉毅也将部分书籍搬到了他在石岐区的同学住处,准备冲刺在本地一所中专的应聘制的行政人员。“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岗位比较符合我的预期,先好好准备准备,找一份事情做着再看。”对于任何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在最后的7月冲刺阶段,“没有工作”已经变得格外敏感。 3、寄望来年 宿舍开始变得格外冷清,被遗弃的书籍、资料、啤酒瓶、电影碟、水杯等生活用品狼狈地从床上掉到地上,让这个乱哄哄的毕业季显得更加心烦意乱。 在毕业典礼完成后,找到工作的同学已经收拾行李回家,曾嘉毅在原来同学的微信群中看到的多是同学有关初次上班的新动态,要么就是报到前的潇洒旅行图片。 跟曾嘉毅和石骏峰比起来,同样加入“毕剩客”大军的中山本地人邓大智似乎显得格外“从容”。事实上,如果要论自己“喜欢”的公务员职业,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土地资源专业的邓大智并没有太大的就业筹码。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他报考了石岐区办事处职员一职,但只取得18名的成绩,未取得面试资格。 邓大智坦言,自己的求职之路起步很晚。今年4、5月份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开始周转于各大招聘会时,他还在中山一家测绘公司实习。 在找工作这件事上,他显得很“淡定”:“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想去的是国土局,然后是与土地资源有关的事业单位,没办法之下才会选择测绘公司。其他的工作不大喜欢。”毕业季已经快结束了。公务员考试已经宣告失败,“与土地资源有关的事业单位”也并不好找,邓大智目前只能寄望于第三层次的选择——土地测绘公司。 在公务员考试之前,邓大智只投过一份简历,就是他曾实习过的那家测绘工程公司。但就在收到应聘成功消息时,邓大智最终还是婉拒了公司的老板,原因是这并非他“真正喜欢的工作”。 如今,邓大智已经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中。虽然坦言“找工作压力比毕业前大了不少”,但他坚持“喜欢的工作才是好的工作”,目前仍在徘徊——虽然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他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要”。 这似乎都是“毕剩客”们所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来自211高校的研究生曾嘉毅,还是本地独立学院毕业的石骏峰,还是外地二本院校毕业的本地人邓大智,他们都把公务员职位当作首选的职位,同时也是一个太难抵达的念想——如果能变成“主食”固然最为理想,若预期无法实现,也是一道能给自己带来盼头的“开胃菜”。 按照曾嘉毅的打算,如果在那所中专院校聘任制教职工的工作能够落实,他将考虑接受这份工作,虽然不足3000元的工资水平太过低于自己的预期,但他还是准备先渡过最艰难的毕业季尾声再作打算;在参加完明日跟舍友“最后的屋顶啤酒狂欢”之后,石骏峰也将搬到开发区张家边的一个合租宿舍里,准备开始海量的简历网投,如果职位都不如意,他打算回老家开店创业;而呆在家的邓大智,也在搜集各种招聘信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对口工作”——而将这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院校的年轻人放在同一个轨道的是,下一轮公务员考试都将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曾嘉毅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准备应战来年的公务员考试;石骏峰也有回家考阳江市工商局公务员的打算,同学留下来的几本公务员复习资料,他已经收好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目标明确的邓大智,也在等着下一次的中山市公务员考试。 “黑色7月”的残酷告诉了他们就业季的竞争强度,但“没有编制就没有安全感”的语境,始终成为这个兵荒马乱的毕业年代留给他们最为深刻的就业记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邓大智、石骏峰为化名) 对这三个年轻人而言,下一轮公务员考试都将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 几经挫折的曾嘉毅甚至开始奢望,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之前被他拒绝的公办中学教职职位。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高校新人群妈妈研究生 避就业压力在校生子
·优秀硕士生以上人才招聘 4个岗位取消(图)
·就业“毕剩客”之痛:没有编制就没有安全感
·硕士生求职四处碰壁 经验匮乏成短板
·青海师范大学否认“不签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