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象牙塔的那一刻,你是否想过4年后的自己会变成怎样一个人?是否想过未来将从事怎样的工作?是懵懂的混迹校园还是奋发图强?如果四年拼搏,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来自辽宁大学信息管理学的大三学生小申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大学岁月”。从大一开始就确定择业目标的他,目前已收到多家单位的上岗通知,在他看来就业难是相对的,“我不害怕!” “就业三步走”,步步不落后 相较于大多数同学大四才开始的迷茫,小申从一入学就有自己的想法,“我是一个想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我给自己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积攒经验,就是通过实习提升自己能力;第二步,找好工作;第三步,做自己的事”,谈及对“好工作”的要求,他说:“我比较注重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空间,不会考虑小的民营企业。我对事业单位、公务员()这些热门的方向不感兴趣,只是希望自我能力充分发挥,得到锻炼”。 明年毕业的他从今年5月就开始网投简历求职,参加面试十余次,近一半通过,而录取他的企业则偏向于旅游公司、课程培训等,销售职位需求旺盛,小申说,“开始的时候我所有的面试都参加,不管企业大小,现在则在‘择优选择’,查看公司性质、发展状况再决定。” 不断实习 体味职场 “我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打零工、找实习,干过超市促销员、计时工,在培训机构做过助教,给政府宣传项目做策划,给经理当过秘书,现在倒腾着卖文具”,小申有点羞涩的告诉记者,“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大一上学期,在商场促销羽绒服,夏天最热的时候,一天只赚80块。”谈及打工初衷,他说,“我想了解多种类型工作,体会职场,看看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再综合分析自己,为找工作热身”。 “钱多不一定有前途,充实自己是王道” “我赚的第一桶金是过大年卖对联,400块进的货,卖了800多”,从零碎的打工贴补生活到“小型创业”,这条路,小申水到渠成。打工了解市场,积攒琐碎钱财自己上货卖货,“小老板”虽不富,却招揽了人气,磨练了自己。 “我对钱不太看重,工资都得慢慢涨,自己干的好,自然有‘钱景’”。三年的历练让他对职场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他说,“公司要的是真才实干,充实自己才是王道”。 不颓废、不沉沦丰富校园生活 除了积极投身职场,小申也享受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校学生会、校科协、排球队、篮球队、自行车协会里经常能看到他年轻的身影。他说,“我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生活状态的‘90’后,有想法,说干就干,有的搞乐队,还有积极考研(),还有同学热衷轮滑创办社团,忙起来就不会迷茫。” (张静瑾) (东北新闻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突围“最难就业季”:大三学生被多家单位录取
·就业压力引起社会各界深思 多方发力破解就业窘
·就业压力引起社会各界深思 多方发力破解就业窘
·高考,只是人生的“立交桥” “状元”的职场也平
·调查:成都三成未就业硕士想进“体制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