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招聘就业 > 正文
毕业生求职遭查“学历三代” 清华博士求职七月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12 20:27
分享到:

毕业生求职遭查“学历三代” 清华博士求职七月未果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博士,清华,头顶这样的光环,在职场上就一定抢手吗?清华大学(招生办)博士生陈达经历七个月的奔波与等待,却没有拿到一个心仪单位的录用通知。而且十次求职中的八次,他居然连第一道的简历关都过不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本科学历并非985、211高校。

  已经是清华的博士了,居然在求职时栽在了本科学历上,这种狠挖出身的招聘要求,也被毕业生们无奈地称作学历查三代。

  从山东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华大学的博士,陈达用了七年努力实现了清华梦,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因为没有一个光鲜亮丽的本科学历,使他的求职路非常艰难。7个月了,陈达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陈达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小何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小何:大家可能觉得清华的博士找工作很简单,但我觉得我现在的处境挺尴尬的,求职很艰难。不好的用人单位我不想去,好的用人单位在我投简历的时候肯定就被打回来了,因为我的本科不是211、985,所以我连和其他人在一起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都没有。

  提到陈达的遭遇,去年刚刚毕业的清华博士李先生表示出了对用人单位设置这个门槛的不理解。

  李先生:我觉得清华大学能够招收他硕士或博士,就说明他达到了清华本科和硕士的要求。否则的话,他全招清华的学生不就完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好出身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很多本科就读院校不是211、985工程的毕业生们,很多时候连第一道的简历关都过不了,因为但凡条件好些的用人单位,从高校、政府到事业单位以及国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启事上白纸黑字地明确强调,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这种狠挖出处的招聘要求,也被毕业生们无奈地称作学历查三代。

  而就在几天前,教育部()一纸禁令让这个早已在就业招聘市场上狠刮了几年的出身风成为被治理对象。在规定中,教育部明文强调,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面对这一为不少毕业生伸张正义的规定,毕业生们的观点并不相同,有很多人为此兴奋,也有不少人继续观望。目前正在就读博士、明年即将毕业的小王表示:

  小王:觉得211、985的这种评判标准很不公平,这些都是形式化的,关键是要看个人的能力。教育部即使发展一个规定,用人单位也未必会去执行。

  面对教育部的禁令,为什么用人单位还是要把985、211高校当做硬指标呢?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在这样一升一降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刮起的出身风,可能就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了,因为这样做成本最低。

  北京某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年三月该校组织的辅导员招聘中,仅仅10人的岗位需求却收到了4000多份简历,招聘自然要优中选优,第一学历有没有当过学生干部都是参考标准。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板子也不能简单地打在用人单位身上,因为用人单位确实没时间论证一个非985毕业的学生就比985毕业的学生优秀,成本太大。

  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在部分学生那儿看来简单粗暴的出身歧视,在用人单位这里却成为最经济适用的评价标准之一。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政法认为:

  张政法:我认为确实是有就业歧视和学历歧视,但是如果我们要简单地这样理解的话,有些地方可能用人单位也叫屈。我们都知道大学生现在不是稀缺产品,想要优中选优,它可能只能通过品牌的标尺来进行识别。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它可以通过是不是211高校、是不是985高校,这样的标准屏蔽一些所谓萝卜招聘,比如子弟、家属、关系等。尽管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还要考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最终还是一种典型的学历歧视和招聘歧视。如果我们现在去固化考试本身给我们身上打的这个标签,那么我们其实是在成就一种伪考试论,或者一考定终身的这样的一种现象。(记者温飞)

  (中广网 温飞)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毕业生求职遭查“学历三代” 清华博士求职七月  ·清华博士遭遇“学历歧视” 求职7个月未果  ·袁新文:“最难就业年”如何破解  ·70%学生来自农村 地方院校学生渴望就业援助  ·北青报:清华博士求职被拒背后的学历血统论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