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招聘就业 > 正文
艺考成高考捷径 艺考生过独木桥仍面临就业寒潮(3)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11-29 21:12
分享到:

捷径路断

“热爱艺术,学会欣赏,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但如果过于功利化,把它当成捷径,打擦边球,家长只看是不是上一本了,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石家庄艺校副校长刘宗治说,过去,学艺有“做科”一说,不浮躁,练专业,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基本功的练习比成名成家更重要。而近几年,对学历的追捧使得部分艺术院校丧失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其结果是大量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学历高艺术功底不甚扎实的人,这些人生产出一批劣质艺术产品,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对学习艺术的正面评价。

“如果两位毕业生同时递来简历,一位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位出自某些重点大学艺术系,我们会毫不犹豫把前者当重点人才引进。从突击班练出来,还是从小熏陶出来,反映在其艺术职业能力上,业内人士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刘宗治表示。

令他困惑的是,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艺术培训和艺考越来越热,传递的负面反馈也与日俱增,一种同样功利的看法是学艺无用论。一些家庭付出巨大成本,孩子毕业之后的处境却并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他们甚至不愿提及孩子某方面的特长。

连续多年扩招,大量艺考生的涌入,艺术类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据麦可思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画、体育教育、艺术设计、美术学等艺体类专业分别被列入红、黄牌就业预警,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七成以上的艺术类毕业生迫于生计改行。而就在去年,上海市教委将艺术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8个本科专业列为“年度预警专业”,建议艺术类院校压缩10%的招生规模,原因是这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偏低。

“靠艺术吃饭很难,并非是社会上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太小,而是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较高要求。”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翟建平说。

小杨是一所艺术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她毕业于一所艺术院校的民族声乐系,一毕业就成了自由职业者。在北京漂了半年多后,不知这种无根的生活何时是尽头,于是回到石家庄父母身边。她在茶楼演奏过乐器,串场一次仅能收入80-100元,做培训师收入也不高,却是她目前找到的最稳定职业。

一所高校的美术专业学生为记者讲述了同班学生去向:约四分之一同学考研(),他认为这只是向后顺延了就业压力;零星的学生当老师或搞设计;绝大多数同学都去带班(当冲刺班辅导老师)。那些时下正热门的艺术设计专业,号称不愁就业的高签约率背后,是就业质量的低下,入门起薪仅千余元。

2004年,全国参加艺考的考生已经超过100万人,按照约70%的录取比例,每年有约70万艺术类考生毕业。选择在大城市漂着,还是为了糊口及时改行?一批批的后来者面临着艰难抉择,诠释着高投入未必有高回报的无情法则。

针对高烧不退的艺考热,各地开始尝试运用政策杠杆降温,如实行分省计划、美术统考、发布就业预警等。然而,真正逼退考生的还是一年比一年大的艺考竞争压力。以全国艺考第二大省的河北省为例,自2008年以来,河北省高招录取率高于艺术类高考的录取率,部分传统老牌艺术院校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有全面超越二本线的趋势。尽管一再预警,家长和考生还是趋之若鹜,他们的目标并不是这些顶尖艺术院校,而是那些遍地开花的名校创办的艺术院系,这里依然是闯名校的捷径。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研究生两月跑12场招聘会连被拒(图)  ·艺考成高考捷径 艺考生过独木桥仍面临就业寒潮  ·“职业幸福感”渐成“90后”大学生求职新期许  ·又到一年就业季 研究生期望高 工作反而不好找  ·调查:硕士生求职压力超过本专科生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