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双一流 >

周光礼: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

来源:战略启真发布时间:2018-07-09 09:26    
更多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正在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本文提出的“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颇有意思,现在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两个一流”引发各地争相推出“区域高水平大学打造计划”
 
2015年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要大大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两个一流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
在“两个一流建设”的推动下,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改革计划。广东省率先启动了“7+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以及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计划。而后,其他省市自治区也迅速公布了各自的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北京市开启了“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上海市开始实施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力争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一流学科遴选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区域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中西部省份也并不示弱,陕西省政府推出《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批具有创新条件、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的国际知名、国内的优势学科。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计划打造一批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这些改革计划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科为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

“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大量实证数据证明,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香港大学第14任校长徐立之曾指出,“每当有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如果我们相关学科的老师会被邀请去做专题演讲,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学生都希望来上这门课,那这个学科就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学科。有10个到12个这样的学科,我们就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了。”中国院校研究学会会长刘献君教授也曾指出,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学科本来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包含知识体系和学术制度两层含义。大学中的学科必须具有教育学含义。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科既是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教学育人的平台;既是学者队伍汇聚的平台,也是创新创业的平台;既是科教融合的平台,也是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基础和抓手。

学术性与实践性: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

学科评价的标准有学术性和实践性两个维度。学术性维度是指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实践性维度是指学科必须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前者称为学术逻辑,从学术逻辑来看,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是国际可比的;后者称为社会需求逻辑,从社会需求逻辑来看,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是主观的,是有地方特色的。根据学术逻辑,一流学科有两个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一流的学者队伍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充足而灵活的经费,二是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根据社会需求逻辑,一流的学科不但要为区域工商业创新作出突出贡献,而且要为区域人力资源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甚至还要为区域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换句话说,从社会需求逻辑来看,学科建设应该面向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参照系。世界高等教育有两大体系,所以,世界一流学科应该有两大参照系:盎格鲁-北美体系和欧洲大陆体系。盎格鲁-北美体系传统上强调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重视学科的学术逻辑;欧洲大陆体系传统上强调国家需求、政府控制,重视学科的社会需求逻辑。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盎格鲁-北美体系,因此美国科学基础数据库(ESI)成为当前世界一流学科的主要评价标准。但是,欧洲大陆体系依然有可取之处,而且盎格鲁-北美体系也在积极吸收欧洲大陆体系的实践标准。
中国大学具有浓厚的欧洲大陆体系色彩,但是国际标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两个一流建设”实质上是主体性和国际化双重挤压下的高等教育政策,一方面我们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遵循社会需求逻辑,重视中国特色;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在国际可比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遵循学术逻辑,借鉴国际经验。
根据“两个一流建设”的“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综合世界三大学科排名体系,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是:一流的学者队伍、一流的学生质量、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学术声誉、一流的社会服务。
国外大学排名只是在学校层面把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纳入评价标准,在学科层面只重视科学研究。国外的学科评估主要是了解院系的科研条件、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尤其强调科研产出。对科研产出的评价工具主要是基于ESI数据库,对一家学术机构五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具体指标包括出版物的数量和他引率。而中国强调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体的,我们不但在大学层面强调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在学科层面也强调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我们认为,学科既是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教学的平台;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也是创新创业的平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五大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这五个方面就是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兼职教授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发布者: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