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教授因学生在微信“朋友圈”谩骂学界前辈,宣布断绝师生关系。一时间,媒体跟进,舆论如潮水,交锋甚烈。 青年学生,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普遍寻常。如果在宿舍里,几个哥们瞎侃,估计不算个事。但在微信“朋友圈”、自媒体,性质和后效,仿佛全变了。 长期以来,国人更注重“落到纸面上”。网上的东西,终究不是白纸黑字,无关宏旨。这中间隐藏的文化心理是:网络让讯息传递更便捷和灵活,但终究缺少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感。 然而,这一事件却再次告诉人们:网上的发言,一样是白纸黑字,落子难悔——随时可能被截图,固化为图形实物,复制、转播,还可打印至案头。虚拟空间的言语一样有力量,可以带来“兴、观、群、怨”,不得不慎。 也有观点认为,微信“朋友圈”、酒局饭桌等属私人空间。然而,这取决于个体对朋友、酒局的定义和判断。 极端而言,只要是秘密,说出来就不再是了。只要有第二个人,就很难有多私密。无论在“朋友圈”还是饭桌上发言,必然要承担被截图、评论和传播的收益和风险。若赢得一片“点赞”固然好,反之也别觉得委屈,还得“文责自负”。 学生调侃老师,下属抱怨领导,人性使然,十分普遍,常常无伤大雅。但调侃和抱怨,不等于谩骂与攻击。即便就客观问题,意见相左,据理力争,总还得有那个“理”,得有所依凭。 回顾这一事件,学生错在既缺乏必备的媒介素养,又缺乏应有的底线思维。所幸,学生态度很好,老师也及时“止戈”。学生果真躬身自省,更矢志向学修身,受师长的接纳,未来未必不能成就一段佳话。 这本是师生之间的“私事”,然而经媒体一报道,几乎演变成不同立场的谩骂。在网络舆论场,师生关系、医患关系、情感关系等,一旦被议程设置,在舆论上往往会被撕得鲜血淋漓。一些网友遇事爱调侃:我是来看评论的。然而,无论好事坏事,有理没理,许多言语不乏不分青红皂白的愤懑与暴虐,“让人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网络社会,常常戾气横行。现实与虚拟的狂怒症、暴虐症、牢骚症,出现在工作、生活、社交等角落,在挤压着这个国家知书达理的文化根底。在一些人身上,不说为国为民的担当在不断流失,就连基本的温良敦厚的友爱,似乎也在被逐渐遗忘。 这有外在原因,更多是内在原因:丧失宽容之心、自省之心、感恩之心,必然导致自私偏狭四溢。人与人之间,大量丧失了信任感、亲密感不说,也失去了分寸感。 要化解日益“坐大”的戾气,需要个体文明素养的提升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是要做好好先生,而是至少要做到基本点:一起愉快地,至少也是心平气和地聊聊天。 学术讨论,绝非谩骂攻击
盛玉雷 此事一个症结在于,学生在“朋友圈”所发布的,究竟是“没有人格攻击”的学术言论,还是导师视之为“攻击他人”的出格之语? 所谓“学术讨论”,应当是在公开透明的平台上,以倾听理解对方为前提,使用一致的概念框架,依靠严密的事实逻辑,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斥责老师为“垃圾”“小儿科”,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喜恶,却并未给出这番评价的理由,确实难言正常的讨论。即便不违背“组织纪律”,即使发在所谓“隐私空间”,也有违基本的道德。 公共领域的学术交流光明磊落,更易碰撞出火花;个人空间的学术表达则孤芳自赏,极易导致偏执。但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隐私空间,学术讨论都不能以过激言论进行攻击谩骂,否则只会抹杀学术问题本身的意义而陷入是非之争。 师生断交,仍需首重道义
何鼎鼎 “师生之交首重道义”。此事中,师生的道义责任终究该如何分配?其间尺度,的确很微妙。 不过,大学里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毕竟不同于传统的师徒二人世界,而是受到学院、学校人才培养规范的约束。查阅人大研究生院的制度规章,也找不到导师与学生关系终止条件的规范文件。师生间一拍即合是学术自由,但师徒分道扬镳,是不是一方说了就能算数? 汉语中的“师道”一词,既指学生的求师之道,也指老师的为师之道。作为学生,求师重道是应有之德。眼高手低会错过知识的传承,信口雌黄更失去了基本的道德支撑。而从老师的角度看,“传道授业解惑”是应有之义,“断绝关系”之语虽然耿介,却也少了点温暖的道义关怀。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人大教授将学生逐出师门:是否小题大做?
·河北2016年考研网上报名公告发布
·新疆2016年考研网上报名公告发布
·海南2016年考研网上报名公告发布
·广西2016年考研网上报名公告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