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考研信息 > 正文
所谓“考研降温”目前言之尚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5-01-02 08:55
分享到:

  更应关注的是社会流通通道的问题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2014年减少6.5万人。更加重要的是,上一届,亦即今年年初的考研报名人数也是下跌。

  笔者认为所谓“考研降温”的判断,现在仍是言之尚早。因为就业市场对于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并无降低,研究生学历仍然是很多人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降温”的恐怕只是需要考试才能获得的全日制研究生学位,因为它成本高、机会少。考研,现在有两种考法,一种是脱产的全日制,这包括了学术型与专业型;另一种则是在职研究生,基本上只有专业型。细心看数据,全日制的报考人数是明显下降了,但是报在职的却有增无减。然而,目前以录取率论,全日制研究生明显比在职研究生要难,最终的论文答辩往往也是前者难于后者,不过在大多数用人单位,两者却有同等效力。如此结构之下,很多人当然会作出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取舍。

  很多人会问,为何全日制研究生“降温”呢?除了因为相对于在职研究生更难考、更难过之外,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保研比例的增加。众所周知,能憋得住那份孤寂花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准备考研的学生,往往属于那个本科没上所谓的好学校的群体。反过来,通常本科读级别较高的院校的学生,由于就业不成问题,一般都没有太强的斗志考研。如此一来,对于传统名校而言,通过考研招回来的学生多数是相对低级别院校的毕业生,因此会有所谓“生源不佳”的说法。这些院校想出来的“应对”方法,就是扩大了保研的比例,增加研究生新生中本级别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在研究生学位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保研名额的上升就意味着考研名额的下降。因此,同样是考研,现在恐怕会显得比以往更难考。本来考研就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加上名额减少,这应该是考生下降的很重要原因。

  那么,那些本科上了好学校的学生,他们又去了哪里呢?除了部分原校保研,部分就业,其它又想读研也不屑留校的,只要家庭负担得起,不少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以丰富自己的见闻。现在能考得上高级别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的家庭也相对富裕,有能力支持这个选择。结果也是导致考生减少的原因。

  了解到上述这几种变化,要把握总体形势就相对容易了。起点高的学生大可以保研,家里有钱的可以出国读研,考研的主体,不必讳言,大多数是本科起点不高然后家里未必有能力支持他们出国留学的一群。对于这个群体,由于保研比例的扩大等因素,他们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的去路正在变得越来越窄,而放弃考研这个选项的同时,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社会向上流动的一些通道也急需更加畅通。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考研热”降温让人喜忧参半  ·所谓“考研降温”目前言之尚早  ·评论:“研究生招考热”确需一盆冷水  ·“考研冷”是对“计划教育”的黄牌警告  ·考研退热将倒逼研究生教改挤“水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