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10月18日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14年国际论坛上说,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其中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50%。 从媒体报道看,教育部是把研究生规模的快速扩大作为重要的教育成绩,而且,很可能进一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因为“我国大学生规模超过其他国家,但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自身需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约为170万人,大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注册研究生的规模。2012年我国博士生毕业总数为5.6万人,约为美国的40%;硕士生毕业总数为56万余人,不到美国的70%”。教育部门列出这组数据,似乎想为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做辩护,也为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做铺垫。笔者认为这值得警惕。 发展研究生教育,当然很有必要,但如果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而忽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特色,以及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接轨,那么只会制造研究生泡沫。 事实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泡沫已经出现,而且有越吹越大之势。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控制在5%以内),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求“教育GDP”的思维未变。现阶段研究生的数量,就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要“GDP数据”。不少高校认为,只有大办研究生教育,甚至做到研究生规模超过本科生规模,才是学校高水平的表现。 面对近年来旺盛的考研热,高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有充足的“底气”。而且,相对于本科教育来说,大幅扩大专业硕士招生,是更方便、更赚钱、更能增加学校的研究型大学味道的事。但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研究生报考这么热?考研热,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学生就业难,一些学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加之我国社会存在“学历情结”,于是考研成为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出路。可这并非好的出路,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那么,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认为提高学历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可没有与学历相匹配的真实能力,最终会让学历贬值,也让研究生教育贬值。 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和高校并非不清楚,但要扭转扩张趋势,面临强大现实利益的阻力,包括:如果缩小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出路就会进一步减少(考研是本科毕业学生的重要出口之一,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有的高校还想进一步升格,办学术性大学,希望增设硕士点、博士点。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教育部门要对研究生发展结合国家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当初大学扩招时,也是拿发达国家大学人口每10万有2万左右的数据,来论证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必要性,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我国大学文化人口并不多,10万人只有1万不到,而美国10万人里有本科学历者达2.4万,如果简单对比,会得到我国应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结论,可是这需要全面分析美国的情况,美国GDP中,服务业附加值的贡献占80%,而我国服务业的附加值仅占GDP的45%,而服务业是容纳大学生最多的行业。服务业不发达,是造成我国大学人口比例不高,但大学生就业却十分困难的重要原因。如果不顾这个事实,盲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熊丙奇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学院设书法硕士专业今年正式招生
·应届生户籍挂靠取消限制找到工作即可落户
·读研人数五年翻倍研究生教育呈泡沫增长
·清华研究生将实行弹性修业年限 最长学习3年
·香港浸会大学11月15日在京介绍研究生招生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