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考研资讯 > 考研信息 > 正文
心理学硕士数据解读“分手之痛”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3-11-16 08:28
分享到:

  想复合是失恋人“心绞痛”的罪魁祸首;时间并非治愈失恋的最佳良药。网友心理学硕士生“M天一个梦”以问卷形式调查了2031位失恋人的内心世界,用理性数据解读“分手之痛”。昨天,她的研究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来网友的关注,有人感慨“每个表格里都是泪啊!”

  “恋爱手册”助失恋人疗伤

  刘婧怡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生,自称爱探索的科学小青年,为了帮助更多人科学迅速地走出失恋,她参与了果壳网发起的“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希望制作一套“失恋手册”,供失恋人群进行科学的心理疗伤。

  从9月30日起,刘婧怡根据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果壳网心理学编辑的指导,制作了一份关于失恋的调查问卷,希望从中可以得出哪种行为导致人们失恋痛苦。调查共收回2031份调查问卷,受访者大多是25-30岁的网友。昨日果壳网在官微上发布了根据问卷所做的分析,引来数千网友的跟帖。网友“滚滚南瓜123”说:“那10条真准,全中!”

  在刘婧怡的入选计划书中,她将影响失恋后人们痛苦程度设想为对前任抱有复合的念想、依恋强度、你就是唯一的信念、自尊等六个因素。在最终的数据分析里,最令刘婧怡意外的是,对前任抱有复合的念想竟然成了影响痛苦的最重要的因素。

  理性分析更有说服力

  用折线图呈现“生活不是狗血剧,被甩的总是更痛苦”的调查结果,用柱状图来表现“交往的时间对失恋的影响远远不如交往期间的亲密程度”的结论,用圆环图分析四种分手后的常见行为和相应的解决办法,简单明了,很多网友回复跟帖表示“太准了”,“要科学恋爱!”

  “痛苦程度平均值”是刘婧怡的整个数据分析的亮点,她按照“分手时间长度”与“分手提出者”这两个角度划分被试者,用自评量表收集数据,将所得分数总和平分数据。分析结果是,分手一个月时被分手者的痛苦程度要高于分手者,而随着时间流逝,失恋者的痛苦程度逐渐减弱。

  刘婧怡告诉记者,这次的失恋调查只是她制作失恋手册的辅助部分,“真正的失恋手册的理论部分还是要靠心理学文献去发掘,最后用数据和采访案例来辅助,希望能帮助更多失恋的人科学地走出失恋阴霾。”

  通讯员 俞果果 实习生 卢 蒙

  扬子晚报记者 张 筠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江苏大学5630名考生确认报考硕士研究生  ·硕士男相亲38次无果 起诉介绍所“不积极”  ·包头2013年工资指导价位发布 硕士增涨107%  ·考研大军女生约占60% 5年时间比例翻一倍  ·心理学硕士数据解读“分手之痛”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