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内同学所修读的专业迥然不同,宿舍内常是数理化、计算机、生物等多个专业同住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黄杰/文 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在其官网上挂出了2014年学员报名入口,自1978年少年班创建以来,中科大已经招收了总共37期少年班学员。 “神童”、“少年天才”这些标签如影随形,尽管少年班学院的老师再三提醒,不要渲染、惊扰在校学生,但这不能打消那些星光熠熠的毕业生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以及对少年班强烈的卫道心。 在少年班学院的BBS论坛上,在校生“芒果”一一回复咨询者,其中不乏“神童”光辉的拥趸,“芒果”告诫后来者放弃虚荣,并条理清楚地列好少年班的招生细则、课程安排以及在校期间的注意事项。 创办35年,中科大少年班神秘不再,你可以在国内很多高校找到那些提前进入大学的高中生,但没有一间高校,有中科大少年班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 35年跌宕路途 最初少年班是想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 因为特殊时期高等教育的停滞,人们将更多希望寄托在可塑性更强的少年身上,而在江西、湖南等地,又适时出现了宁铂、谢彦波等少年神童的动人故事,加之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导,1978年3月中科大少年班招收了第一期学员。 根据中科大提供的资料,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而其目的则是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这一举措被誉为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 1978年间共招收了2期少年班学院,现任微软[微博]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的张亚勤[微博],即是78级二期学员。前面两期学员的招收,都是由中科大直接委派人员对青少年进行面试,而之后的少年班学员,都需经过普通高考之后,再经由中科大复试进入。 在此之前,因为部分学员年龄过小,其生活和自制能力曾遭受一些质疑,到1985年,中科大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又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即所谓的00班,自此少年班的模式开始稳定下来。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学生,和高考成绩优异、各类竞赛获得者,一道在少年班的模式下进行大学教育。 如今少年班已经独立成为中科大的一个学院,以10级为例,共有1个少年班,3个理科实验班和一个创新试点班。少年班的学员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下,学习经历在高二及以下。据少年班学院在读生“芒果”介绍,在整个学院,除了年龄之外并没有任何差别,教学资源、培养方式都相一致,除了一些年龄小的学员,班主任会有一些生活上的照料。 “杂交”式的培养 95级少年班学员,现任中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秘书长的刘志峰,到现在仍旧对少年班的教育模式赞扬有加。 “长久以来,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的大学教育局限性较大,而科大少年班的教育模式则不同,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让人的视野变得异常广阔。”刘志峰说。而这种令人视野广阔的教育则是所谓的通识教育,根据中科大少年班学院的资料显示,除少数专业医院十分明确的学生入学直接进入主修专业外,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刘志峰称这种教育模式为“杂交”,他介绍,在整个班级内,每个同学所修读的专业都迥然不同,甚至在一个宿舍内,也常常是数理化、计算机、生物等多个专业的学员同住,而他们在管理上都属于少年班学院,这类似于“书院制”的教育模式。而刘志峰说这种模式在国内是科大首创,并坚持至今。 刘志峰的同学,现在就职于银监会的黄直说,“从少年班出来后,我觉得学习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因为在科大的时候学习压力特别重,课程特别难。”课程压力重、难度大,这是少年班学员的普遍印象,在进入少年班后,数理化是其必修课,“比如数学,我们要学拓扑,这是很专业的东西,如果不是为了做数学家,学生根本不会去碰,但对我们来说,这却是必修。”黄直介绍。 根据中科大的介绍,少年班的培养模式为轻专业、重基础,而少年班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未来10-20年后中国乃至世界上学术界、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与初期要培养诺贝尔得主相比,如今的目标显得更接地气。 最聪明的一批人 少年班创办至今,关于它的争议也从未消停。 早期被过度宣传的“神童”宁铂、谢彦波等人,如今都已经淡出公众视线,尤其是“第一神童”宁铂,在2003年终于如愿出家,自此销声匿迹,在其最后一次荧幕影像中,宁铂对少年班的教育亦颇多异议。 人们的争议在于少年班的模式是否造成了学员情商、生活能力的缺失,在这些异议者中,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似乎是被官方默许的,他的一些反对观点,至今仍留在少年班学院的网页上,并且是唯一一个“不同声音”。蔡自兴曾多次提出废除少年班的提案,其观点在于,办少年班不利于学生性格、情商的培养。 尽管在交流中,毕业生对于少年班模式都流露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保护欲,但黄直坦言,在校期间大家都专心与钻研,但工作之后发现,当年这些知识实用性并不太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而这点恰恰是少年班教育所缺失的。 作为多行业校友活动的组织者,刘志峰对长期以来对少年班的偏见十分不满,因为年龄、个别学员性格的原因,生活能力、情商常常成为少年班模式被攻讦的焦点,但刘志峰反驳说,在少年班学院的校友当中,普遍的性格特点就是“调皮、捣蛋”,而学员毕业的时候,老师也常常是如送瘟神般如释重负。“这是一帮不安分的人,太过聪明让他们在学习之外还留有7成的精力,而这另外的7成精力也理所当然被用作各种捣乱,包括各种新奇的想法。” 在少年班学院30周年的时候,校方做了一个统计,在900多名少年班学生中,近80%毕业当年就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而据刘志峰介绍,少年班校友中,投身商界创业的比例约为10%,而对于这些学院派、技术流来说,在少年班时期打下的基础,让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技术的趋势。 正如黄直所言,这帮也许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离开学校之后,再也不会遇到比学业更难啃的事了。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科大少年班35年:80%读研究生 10%投入商界
·女大学生和研究生比例达51.7%和48.5%
·2014考研报名截至10月22日北京已超23万人
·2014年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将于10月31日截止
·中国传媒大学调整研招专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