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月10日电(梁军)对于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比去年又多了19万,毕业人数多,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就业形势。“僧多粥少”,这是当前就业形势的写照。然而,很多用人单位或只招收“211”“985”高校的毕业生,或规定学历起点必须是研究生及以上,这些硬性要求将不少“二本”“三本”的毕业生拒之门外,他们只能通过教研另觅出路。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刚性需求在高校、医院等科研单位体现的尤为明显,一些医院的招聘信息注明是清一色的硕士学历,大部分想从事该领域的本科生,只好通过考研[]来迈过这道求职的“门槛”。 自199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平均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今已增长到600多万。规模虽得到了增长,但高校的教育资源却未能与其同频共振,这种情况致使大学生的自我含金量大大降低,部分同学试图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对欠缺的专业知识进行弥补。 2012届兰州大学[]毕业生杨建强,此次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这已是他第二次参加研考。“自己热爱教研,打算今后就留在大学任教,想做一名老师凭本科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杨建强说。 同时,一些考研者中不乏大批二本院校的高校生,考取“211”、“985”大学的研究生,在他们看来,可帮助自己完成专业知识的丰富与积淀。 兰州大学教授韩亮认为,高校的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明显赶不上扩招的速度,一些老师同时承担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则无法得到保证,致使一些大学生想通过硕士教育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是研究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扩招正愈演愈烈,使得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竞相涌进“深造”的大门。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其中对专业型硕士的扶持政策倾向性大。据甘肃省高校招生办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甘肃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2009年的560人一次性增加到1992人,增长了255.7%。 甘肃省高校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以往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上只注重科研学术的教学工作,而如今更加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学术型硕士逐渐压缩,而专业型硕士不断扩招。” 对此,正在找工作的兰州大学应届硕士小徐说:“相比本科,硕士三年的课程安排得很少,要想提升理论知识,还是要靠自己多钻研才行。”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考研热”为何持续升温
·考研背后的家庭故事(图)
·扫地僧为考研女生划重点 女生感动落泪
·人才浪费:“学历高消费”可休矣
·研究生教育怎么啦:被“放养”的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