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的确带火了学区房,而且不是一般地火。各种渠道所流传的“学区房”价码咱就不提了,对此感到焦灼的也不止无数家长们。 最近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的两个表态尤为值得关注,一是“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能优先入校,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 另一个表态是刘部长4月底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的署名文章“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文中有段话这样表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为辖区内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或者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区域为招生范围(单校划片)。片区划定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调整,满足社会关于划片相对稳定的期待。根据《通知》,各大城市热点小学也要逐步纳入多校划片。妥善做好多校划片,也是学区房热降温的关键之策。” 针对舆论热议的“学区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药方是“妥善做好多校划片”,而且明确指出,各大城市热点小学也要逐步纳入“多校划片”。 无独有偶,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日前也在光明日报撰文讨论学区房降温问题。其中有段话耐人寻味,网上不少转发文章都以此作为标题:为何在一些地方“学区房”仍然“高烧”不退?恰恰说明“新政”在这些地方尚未落实好。可以说,“学区房”实际上是衡量“新政”是否落实到位的晴雨表。 顾老认为,优质学校要拿出来供大家公平选择,随机决定。因此,即使买了所谓的“学区房”,也不意味着能直接进入该优质学校,而只是具备了通过随机派位进入该校的资格,进入该学校的概率与学校容量和报名人数有关。“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某个区县只有一所公认的优质学校、名校,那整个区县就是一个片区,该校应该供全区公平选择。” 在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政策的惯例是:初中入学时为初中划定对口小学,幼升小时为小学划定居住片区(依据户口或实际居住地)。因此,各区县尤其是入学热点区在小升初时“学区房”问题并不突出,真正导致“学区房”的热度迅速上窜的是幼升小。 目前各区县小学入学基本都是“单校划片”,即一所小学就近对应某个居住区域的户籍适龄儿童。这种划片状况已存在多年,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如果按照前述调整思路,大城市热点小学纳入“多校划片”,是否意味着今后北京市各小学也将在一定区域内采取电脑派位随机入学? 直观的理解是,某学区有3所小学,其中学校1为热点小学,按照现行划片入学政策,学校1对应其中A片区;学校2对应B片区;学校3对应C片区,各片区直接对口入学,A片区的“学区房”肯定很抢手。假如实行“多校划片”,A、B、C三个片区的学生都将参加电脑派位,三个片区的孩子进入学校1的机会是均等,片区A的“学区房”将不再具有优势。 假如按照这一思路调整,本市小学的现有划片格局很可能面临洗牌,估计面临的难度和压力会不小。同时还可能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部分孩子小学入学将出现“舍近就远”,这和小学“就近入学”也会存在一些矛盾。 当然,从根源上来看,学区房“高烧”背后是择校热,择校热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目前本市及各区县都在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名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和均衡度,力度堪称“史上最强”。不过教育的发展和均衡需要过程,也需要时间。短期来看,相关部门会采取更易操作的方法为“学区房”降温,比如规定“学区房”居住年限、适当调整部分小学划片范围。 “学区房”居住年限的问题以后可以和大家交流。关于部分小学名校划片范围的调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估计会采取这一基本原则:扩大划片范围。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同时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扩面的期待。细心的朋友在部分中心城区今年划片调整上应能发现这一变化。 (作者:罗德宏())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济南打出“组合拳”遏制中小学升学“择校热”
·山西晋城打破中小学教师职称“终身制”
·北京不限户籍小学招考被挤爆
·[德宏观教]降温学区房 小学划片或将重新调整
·昆明小升初学校出奇招揽生源 最高免学费两万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