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扫过墓吗?”“没有!”“想象中的扫墓应该是什么样的?”“可能就是用笤帚扫吧。” 几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80余名小学生,从小学4年级到6年级不等,问及“扫墓”几乎每张小脸上都写满迷茫,甚至有很多学生凭想象回答扫墓就是“用笤帚在墓地上扫一扫”。 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近年来大规模组织学生外出扫墓的学校也少了,家长祭奠故人一般也不会带孩子去,很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或习俗的实际接触中出现缺失。 一个班50多个娃 仅有4个扫过墓 4日上午,到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的市民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不少是组团来祭扫先烈。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引起记者注意,他们是山师附小四年级全体学生,每个孩子要么拿着一朵亲手折的纸花,要么拿着一束鲜花,对于还未开始的祭扫,孩子的脸上都写满期待。一名男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扫墓,所以有点紧张,前一天晚上就用零花钱买了一束菊花,准备献给烈士。 “之前扫过墓的学生请举手。”扫墓活动开始前,山师附小4年级(2)班的班主任李健和记者一起做了一个小调查。问题一出,队伍有了一个小骚动,有学生转头问身边的同学“你扫过吗”,被问到的学生直摇头。全班50多个学生,仅有4个学生举起了手。其中一位举手的男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扫墓,之前和父母一起去扫过墓,他所理解的扫墓就是祭奠。随后李健又向全班学生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谈谈对扫墓的理解。这可把多数学生问懵了。 “扫墓就是给坟添土吧。”“就是到墓地送鲜花。”“可能就是用笤帚扫一扫墓。”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李健说,“扫墓最传统的方式就是休整墓园、祭祖、压纸等,后来在墓前祭奠故人都概括地称为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进行。” 出于安全考虑 学校多组织高年级扫墓 “现在大规模组织学生外出扫墓的学校也少了,组织的话也是以高年级为主。”4日,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春游和扫墓活动,一名教龄20多年的刘姓教师是该校五六年级学生的一位跟队老师,她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各个年级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其中1至4年级去千佛山春游,5年级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6年级祭扫烈士墓,“低年级的学生自理能力稍弱,也走不了远路,所以一般安排他们到近的地方,扫墓活动每年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 “虽然课本里都会讲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但讲归讲,学生有时候理解不了,毕竟他们生活的年代变了,他们体会不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提到现在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刘老师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14岁了,平时跟女儿沟通的时候就感觉有代沟,因为自己生活的年代与当下相差太远,每当她对孩子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女儿就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外出扫墓就是借这个机会让孩子感受一下氛围,重温一下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 记者从部分小学了解到,清明节来临之际,几乎每个学校都会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外出扫墓多数以高年级学生为主,最低年级也为3年级。比如,山东省济南育文中学组织了该校6年级学生前往英雄山烈士陵园悼念。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上小学那会儿,一到春天,只要想出去玩,说走就走,学校团体出游也很普遍。”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一位老师回忆。 因为避讳 家长祭奠故人很少带孩子 4月5日就是清明节了,又是一个思念的季节。除了烈士陵园外,济南各大公墓,不少市民拿着鲜花、贡品前来扫墓,但人群中鲜有孩子的身影。“我爸爸不让我去,但只要我要求的话,他也会同意带我去。”东方双语实验学校5年级(1)班的一个男生说,他的父母很少主动带他给故去的爷爷奶奶扫墓。 “墓地阴气太重,一般不会让孩子去。”市民赵女士说,她身边很多人去扫墓都不会带孩子。而不少老家在外地的人更少带孩子回去扫墓。“一方面回老家太折腾,另一方面孩子放假也得参加辅导班,没有时间,我们老家的风俗是一般不让孩子去墓地。”老家在临沂的曹先生说。 不过也有家长赞同让孩子参与扫墓,认为这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对家族的认识比较单薄,扫墓的时候,让孩子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祖辈,听听他们的故事,更具有教育意义。”市民王女士说,只要扫墓的时候,孩子没课,她一般会带孩子去。 爱的墓志铭 4月4日,福寿园公墓,大大小小的墓碑旁又布满鲜花、多了近在眼前的思念。或许,那墓碑上的名字与我们并不相干,但那镌刻在墓碑上的文字有的却让人过目不忘。那些碑文有的很长,有的很短,字里行间能让我们观其一生,能让我们感受到生者对逝者的瞻仰与思念。那些文字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记者张勇摄影报道)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中小学生和家长可在网上祭先烈
·清明文化在小学生中现缺位 不知扫墓真正含义
·昆明黑网吧猖獗 小学生在昏暗密室省饭钱上网
·钢筋落入校园 呼和浩特一小学师生安全受威胁
·青岛率先全国出台最严规定严禁中小学教师“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