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浅析(2)
来源:鞠光宇 江虹 中国教育智库发布时间:2018-04-09 11:11
五、学习更以学生为中心
在工业社会所形成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整个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作为受教者的学生更多时候是被动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安排,而教师的教学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统一下进行的,学生学习缺乏缺乏主动性。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正在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这需要学生在学校教育时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这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互联网的大发展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已经极大丰富,未来还将更丰富,这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全面辅助学生课程内外的学习,这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此外,混合式学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总之,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都要求学习更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这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发生变化
千百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的是主导者和知识传授者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教师角色的分工更加明显。传统上,虽然有资历和职称的差别,但是所有的教师都几乎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教师队伍日趋分为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两大类,一些讲课能力强、水平高、能够契合学生需要的教师将主要担当起授课教师的角色,除了面授,这类教师的讲课视频将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广泛传播,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而许多教师将承担起辅导教师的角色,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教师将主要承担起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识传授。随着信息技术的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混合式学习日渐普及,学习更加以学生为中心,大部分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要承担起为学生订制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角色,将起到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领者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这和传统上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以上教师角色和作用的两个变化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体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不可避免的分化和迁移。
七、学校的办学模式将发生改变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学校办学形式主要经历了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相对松散的模式和工业社会标准化、系统化和统一化组织严密的模式,而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的办学模式开始进入了追求个性的时代,追求个性时代的学校主要有二个明显特征:一是从千校一面到个性发展。工业社会时期学校所形成的学校办学模式适应了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但也使得千校一面,大多数学校是统一面孔出现的,统一组织体制,统一课程体系,统一授课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初等教育已经基本上普及,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普及化时代,人们未来的教育需求将从教育需要的满足向追求更好教育的方向演进,所谓的更好教育就是适应每个学生特点的教育,在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期望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学校,这必然要求学校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更加具备个性的学校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二是学校的组织模式将更加弹性灵活。工业社会学校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系,随着学生的培养更加个性化,学校的组织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基本动向就是弹性学制的采用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活动安排,组织层级也将相应减少,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将日趋扁平化。因此,在未来可以预见我国学校的组织模式也将发生变化。
八、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在古代世界就产生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终身学习并没有普及,人们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中完成。但是随着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对人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日新月异,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社会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以满足职业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将带来终身学习的普及,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人工智能能够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有力助手,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呈现出双向互动新趋势,也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升级。此外,终身学习不但要求人们从学校毕业后继续学习,也要求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要求学校更加培养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九、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
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许多领域都在日趋国际化,教育也不例外,各国政府认识到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及对其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举措促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趋势,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日趋频繁,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办学模式日益呈现国际色彩,这种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日趋明显,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高达54.45万人,1978-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458.66万人,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留学国。2016年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也日趋扩大,全国经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500余个,其中本科1200余个,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45万人,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根据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既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可以预判,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
十、民办教育将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0万所,招生1640.28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825.47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预见民办教育将迎来大发展,主要的理由有三点:一是私立教育的大发展是世界性趋势。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私立教育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教育民营化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由社会力量举办、运营和提供经费;二是我国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发展采取了鼓励的态度。《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方针。《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放宽办学准入条件、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同等资助政策、落实税费优惠等激励民办教育发展的种种措施,已经形成了民办教育持续发展利好的政策环境;三是我国社会需要民办教育的大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这个主要矛盾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教育领域的矛盾,不但需要公办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也需要民办教育的大发展。基于公共财政投入的限制,公办教育主要办学方向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而民办教育则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的差异化教育服务,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才能够化解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可以预计,在未来,我国民办教育将持续发展。
[发布者:BJ]
-
精彩推荐
- 金平果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新鲜出炉
- 2020-202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500强)
- 机械硕士研究生学科(专硕)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学科(专硕)排行榜
- 材料学专业排名_评价网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学学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
- 新鲜出炉!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国第一个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资700万!邱均平颜金莲教育基金重奖涟源四中优秀学子
- 发挥第三方评价优势 助力科研评价改革
- 第四届全国“双一流”建设与评价论坛 延期举办的通知
- 杭电举行邱均平颜金莲教育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内附实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大盘点!
- 特别报道|邱均平:新时代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重构中必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 “金平果”首次发布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讨(七):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展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
- 新工科研讨(六):佐治亚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的“重大挑战”学术项目概况
- 新工科研讨(五):佐治亚理工学院设置研究生工程创业项目
- 新工科研讨:麻省理工学院设置研究生跨学科工程学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学留学排名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