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树立中学考生杨维嘉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动了手脚,系统中大部分志愿都填写了自愿放弃,只有高职(专科)平行志愿1那一栏填写了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所选专业为空中乘务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志愿状态显示:志愿不能被修改。(中国青年报,7月13日) 面对“被偷填”的高考志愿,杨维嘉想起自己曾经通过QQ给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的学生张珊珊发过自己的准考证号码和密码。而准考证号码和密码就是目前大部分省市登录高考填报志愿系统的“通行证”,所以杨维嘉“被偷填”的高考志愿与张珊珊和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脱不了关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经过杨维嘉的多次查询和联系,现在得到的结果是:一名自称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的校长,说“会尽快协商,给一个交代”。 高考志愿的填报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新生录取工作,也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未来成长。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学生的职业和发展方向,所以高考志愿是神圣的,不允许任何人随意的干涉和恶意篡改、偷填。然而,近些年高考志愿“被偷填”、“被修改”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而是屡见报端。 笔者认为,面对屡屡发生的高考志愿“被偷填”、“被篡改”的“怪事”,相关部门必须“零容忍”,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一旦发现类似行为,就要严厉追究,通过加大违法成本,倒逼一些利益相关者不敢随意碰触学生的“高考志愿”。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斩断高考志愿被“偷填”、被“偷梁换柱”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还需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法律救济渠道,以弥补高考志愿被“动”而造成的遗憾;要进一步加强招生制度和招生系统的严密性,可以采用一些先进技术,比如指纹识别、手机绑定等方式,为高考志愿再添上一道安全防线,尽可能把潜在的“漏洞”都考虑到,防患于未然。与 此同时,高考志愿“被偷填”的事件也给广大考生提了醒,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准考证号码和密码,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切断一些不法学校的“信息源头”。 总之,相关部门、学校和老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高考过程公平、结果公正,维护好学生的切身利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因为, “被偷填”的不单是高考志愿,更有可能是学生们未来的人生。 (人民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毕节考生志愿“被填报”事件:校方有无违规?
·“被偷填”的不单是高考志愿 很可能是未来
·高考志愿填报要看准 热门行业正吃香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得高分 20位招办主任送福利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遍地开花 切勿过分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