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正文
优化高教层次结构 山东高校取消校内“专升本”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0-09-27 16:19
分享到:

本科专科一锅煮导致本科院校定位不准 充当高考指挥棒冲击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山东高校今年取消校内专升本

 “往年这个时候,考生家长打听校内专升本的电话特别多,让我们应接不暇。今年暑假,我们终于可以拿出更多精力来专心研究教学了,因为校内专升本今年取消了。泰山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宏说。

    据悉,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从今年普通高考录取的新生开始,全省将取消“1+3”“2+2”等形式的校内专升本。那么,山东省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优化结构的理性选择

    刚刚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山东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国强认为,本科和专科无论培养目标还是培养模式,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层次。过去省属本科院校实行校内专升本,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本科专科一锅煮,导致定位不准、结构不合理,从长远看一定会影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在李国强看来,本科校内专升本始于新世纪之初,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定发展时期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确实应该给予反思和调整。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宋尚桂,对省属本科院校校内专升本有着深刻的认识。针对专升本是在专科与本科之间架设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观点,宋尚桂分析说:殊不知,这恰恰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我国专科层次的教育大多数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本科层次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两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培养目标的教育之间本来就不应该打通,而应该设置严格的壁垒,如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就不能交叉。

    这正是山东取消校内专升本的目的之一。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要求,今年将加快调整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层次结构,即本科高校在增加本科计划的同时,相应压缩专科招生规模。

  据青岛大学招生人员介绍,今年该校计划招收普通本科8100人,省内计划招生6410人,取消专升本招生,增加省内本科计划招生450人。

    提高质量的明确导向

    当前,高等教育最迫切的任务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专家认为,山东果断取消校内专升本,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提高质量。

    一线教师和高教专家普遍反映,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本科生和通过专升本的本科生,基础和规格都是不一样的。从入学成绩上讲,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录取分数差别大概在100分左右,有些学校甚至更大一些。李国强说,绝大多数从专科升入本科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由于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根本无法达到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和层次。从就业情况看,近年来许多单位和部门拒绝接收专升本毕业生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承认,校内专升本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成困难。这是记者在济南、德州、潍坊等地采访高校专家时得出的一致结论。

    现行的专升本制度在一些学校充当了类似高考指挥棒的角色,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有的学生把专升本考试和学习看得很重,却忽视自己专科专业的学习和实训,降低了对实践、实训环节学习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宋尚桂教授分析说:校内专升本实际上严重干扰了大量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正常教学,致使许多专科学校把应付专升本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一味地围绕专升本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设计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组织形式等,大量增加理论课程,忽视实践教学和技能、能力培养,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家认为,山东此次对专升本进行调整是规范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建立与完善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全省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尚需因势利导标本兼治

    往年,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抱着怎么也要上个本科的想法。记者在有专科的省属本科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专科学生认为在毕业后专升本将是第一选择。德州学院招生人员说,校内专升本的取消,对学校的招生工作肯定有影响,因为一些高分段的生源,有可能会放弃读专科而选择复读。

    对此,山东省规定实施跨校专升本从今年取消校内专升本后,专科生要想获得本科学历需要通过跨校专升本潍坊学院招生人员介绍说,每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会公布跨校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及学校,并在每年的12月底或次年1月初组织全省统一考试。

   取消校内专升本后,高专高职院校要切实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加强管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长亓俊忠对记者说,当前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本领;二是抓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吸引力;三是对确实渴望升本又具备条件的学生,因材施教,加强指导。这样,既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属性,又能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才能真正实现高职就业学生和升学学生的各自发展。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培训怪象 学生家长为何趋之若鹜  ·上海2013年“三校生”高考政策公布 31所高校招生  ·今年又一批大学改名或升格 17所“学院”更名为“大学”  ·甘肃省“新高考”首诊试题突出考查新增内容  ·香港高校各显神通 台湾学生热衷香港读大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