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10暑期学校瞄准国际化教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08-31 11:31
分享到:

7月,各个高校开始放暑假。然而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却仍有一些教室在照常授课。有所不同的是,授课教师与听讲学生中多了不少金发碧眼、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带来这一现象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又称“国际小学期”。

  在2009年首次成功开办暑期学校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7月5日~ 30日举办了第二期暑期学校。今年,人大2780位学子与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名外校学生,与来自近60所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授以及国内知名教授、优秀归国博士等齐聚一堂。

  “在学校层面组织全校性的、全体学生参与的、全英文授课的暑期教学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首创。”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洪大用教授向记者表示。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人大无疑作出了崭新的尝试。

  缘起:主动迎接国际化的挑战

  洪大用教授介绍,开办国际小学期是人大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作出的慎重决策。2008年夏天,人大在北戴河召开院长工作会议,纪宝成校长明确提出变革学期制度、举办国际小学期的设想和进一步的工作要求。2009年1月22日,人大正式制定发布了《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运行细则(试行)》。2009年6月29日~ 7月24日,人大首届暑期学校开办。

  人大2009年暑期学校在学校层面共设置了三个系列57门核心课程,分别是中国研究系列课程、学科前沿及学科通识系列课程和语言培训系列课程。除对外汉语培训类课程外,其他课程的授课语言都为英文。要求课堂教学、讨论、作业、考试等环节都使用英文。承担暑期学校核心课程教师总人数为111人,主要为牛津大学、加州大学、北海道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外籍教师以及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学生可跨专业、跨学科自主选修课程。

  与之相比,2010年暑期学校共开设了105门校级核心课程,数量增加近一倍,课程资源更加丰富。课程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针对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在中国研究类课程中特别增加了“中国发展系列”课程,并在“中国文化系列”中增加了太极拳、中国书法和中国音乐等课程,以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正在经历的快速社会变迁,增进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今年暑期学校课程仍然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校级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共117人,主要为海外一流大学的教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以及优秀海归博士。除中国研究系列和对外汉语培训系列课程开课教师为本校优秀教师外,其他类别的课程师资主要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近60所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任课教师中,人大教师51人,占42.8%;海外一流高校教师68人,占57.2%。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外一些优秀大学以其优良的办学环境、良好的办学声誉、高水平的师资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吸引国内优秀学子,这给国内一流大学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主动迎接这种挑战,是人大开办国际小学期最为重要的背景。

  洪大用说,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著名的研究型学府,人大很多主流学科有着显著优势,比如经济、法律、政治、社会、新闻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通过举办国际小学期,可以有计划地推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课程,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

  洪大用表示,国际小学期是一个不寻常的学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拓展视界、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聆听国内外一流教授讲课的机会。学生通过学习小学期课程会有一些实质性的收获,有助于跨专业学习,强化通识教育,加强专业教育。此外,全英语授课也有助于学生显著提高外语能力,或让部分学生直接感受到外语方面的差距,由此推动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外语能力。学生通过国际小学期的课程学习,接触了国外教师,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也有助于为其未来发展规划提供更多信息和机会。

  模式:校院两级办学校级核心课程全英文教学

  人大2008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一班本科生石路平,在今年的国际小学期选择了该院教师黄伟开设的“国际比较劳动关系”课程,课程从7月6日持续到7月28日,为期20多天。这次小学期选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随机筛选阶段;第二阶段是抢课阶段。第一阶段志愿落选的同学可在第二阶段补选,但第二阶段是否开放以及何时开放则根据第一阶段的选课情况决定。虽然小学期课程类型多样,项目众多,但随机筛选阶段选课竞争激烈。石路平所在宿舍所有同学第一选课阶段所选志愿几乎全部落选,同学们选课的热情可见一斑。

  基于第一阶段选课的情况,课程系统很快开放了第二次选课,大多数同学都在第二阶段选上了自己心仪的课程。对于这样的选课过程、选课形式,石路平表示非常满意。这种方式一方面兼顾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为同学们选课提供了便利,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斟酌兴趣所在,同时又能保证每个人都能选上。而他认为最值得称赞的是第二阶段选课开放及时,解除了同学们的担忧。

  “虽然没有选上最喜欢的课程,我对所选择的课程还是很满意的。而且这次小学期的课程类型非常丰富,授课老师都是一流学者,选课效率也很高。看得出来学校是花了心思的。总体来说很满意。”石路平说。

  为了让小学期学习更加有效率,石路平在小学期期间没有参加其他活动,以便集中精力学习,真正达到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学术和外语能力的目的。

  “我们这个小学期和国内其他小学期不一样,实行校院两级办学,定位为‘国际小学期’,侧重提升教学国际性。所有学校组织的核心课程努力聘请国内外一流师资,使用英语教学,招收国际学生,营造全校性的国际化学习氛围,扩大学校国际影响。与此同时,各个学院还自主开展一些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关的活动。学校各学院、各部门都卷入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学期。”洪大用介绍,在人大推出国际小学期之前,曾到国内外一些院校调研,最后定位在通过学期制度变革和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国际性。

  暑期学校并非人大首创。在暑期中开辟小学期,教学总体实行三个学期制度,这是国际一些著名大学通行的做法。在国内也有不少高校试办暑期学校。清华大学的夏季学期制已有20年的历史。2004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提出利用暑假开设第三学期课程,办暑期学校。清华大学夏季学期主要是加强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侧重实习、实训、语言培训等。北大暑期学校有一些校际合作,中文课程居多。在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举办一个全校师生都可以参与的、国内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直接互动的、学习全英文课程的暑期学校方面,人大领先了一步,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初步认可。

  讲授“食品化学与健康”的Leif H. Skibsted教授,现任哥本哈根大学生命科学院食品科学系食品化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人大担任暑期学校的任课教师了。他表示:“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太自然,不知道中国的学生真正想从我这里了解到什么,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我感觉好很多,上课更有针对性。这两次的暑期学校真的都很棒。”

  对于这门“食品化学与健康”,Leif投入了满腔的热情。他上课总会提前几分钟到课堂,或者和学生们交流一下思想以培养感情,或者认真准备板书而不只依赖于电脑;上课时会经常穿插些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

  “食品化学与健康”是暑期学校选课的大热门,仅设50个名额而有超过100名学生报名。当谈到任课的体会和感受时,Leif很诚恳地说:“与平时的课堂不同,这个课堂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不单是化学专业,我的班上还有社会学、商学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人大的学生不仅专注于自身的专业,更希望借助暑期学校拓宽知识面。”在了解到人大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优势后,他将课程定位为提升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强调理工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因为他深信“化学在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扮演重要角色”。

  特色: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

  “我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的大学都教过学,近年也常到人大授课。这次是我第一次为暑期学校讲课,我认为暑期学校办得非常棒!”今年开设“西方文化概论”的戴维·贾斯珀教授对人大2010年国际小学期发出由衷赞叹。

  贾斯珀的课程主要传授西方文学知识,同时兼涉宗教、神学领域。贾斯珀对《圣经》有很深的造诣,本次他的课程也是从批判性的角度来探求历史批判主义、现代文学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圣经》和文学的关系。此次选修该课程的40名学生大多为中国学生,通过两周学习,贾斯珀对他们的评价是“都很勤奋”,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课程规定的阅读材料并且查阅资料。但同时,贾斯珀也坦率而诚恳地说道:“他们有时候太努力了,也比较少有批判性思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提出不同意见,与我争论,可是也许中国学生比较含蓄,很少会这样。”

  贾斯珀认为,暑期学校为来自各地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能够让不同的文化、知识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与传递。他认为,“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不像法律、经济、政治学那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学习,课程的互动性也会很强。通过互动,他和学生都从彼此的身上学习到不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完成了一种“优势的共享”。而在课程结束后,还将有一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生随他前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洪大用介绍,“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是人大正在探索的提升国际性的一种路径。

  “在地国际化”是指立足本校营造国际化氛围,提升国际性。比如说,本校学生不用跨出国门,就可以接触国际一流教师,聆听国际一流课程,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学生自由交流,以最小的学习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双向国际化”是指通过国际小学期项目,能够有效地把本校一些优势、有特色的课程推向国际,让外国教师和学生了解本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并学习相关课程,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与此同时,暑期学校也请来国际知名大学的一流师资为国内外学生授课,分享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收获不同的学习成果。

  暑期学校的学生来源非常多元化。其中以人大本科学生为主体,融合了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中国大陆在国外大学的留学生。今年本校学生有2780人选修学校层面的核心课程,占90.8%;外国留学生有195人,占6.4%;港澳台学生11人,占0.4%;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有72人,占2.4%。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采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少数课程还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实践。除学校开设学分课程外,各学院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科前沿学术讲座、国际会议、学生交流以及其他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活动,共同烘托出暑期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

  人大暑期学校开发了专门网站,用以介绍暑期学校项目和开展招生、教学管理。在学生选课之前,暑期学校网站上就公布了每门核心课程的中英文教师简介、中英文课程简介和课程大纲,方便学生选课和学习。另外,人大图书馆还制作了暑期学校核心课程电子参考文献,让学生下载使用;并根据课程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提前准备中英文书刊,方便学生阅读。

  贾斯珀认为,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学校无论从时机选择还是时长安排上来说都“非常完美”。许多国际知名教授平时可能忙于本校教学,无法前往其他学校让世界各地的学生接受前沿知识和一流教学,而暑期学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今年暑期学校请到数十名国际知名教授、学者,几百名海外学生利用暑假这个契机来到人大国际小学期齐聚一堂,通过暑期学校学习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开拓了国际视野,同时也结交到不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方向:围绕提升国际性加强课程建设

  洪大用说,暑期学校是人大提升国际性的重大举措,是在纪宝成校长直接倡议下经学校认真调查研究而举办的。从项目建设初期开始,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各学院就非常重视,学校专门成立了暑期学校项目领导小组,纪宝成校长亲自任组长。每年从开学典礼到日常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领导都密切关注。在2009年人大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纪宝成校长提出“新学期、新体验、新收获”,指引了暑期学校的方向。今年,他又亲临教学第一线视察暑期学校部分课堂的教学情况,并指导相关部门进一步总结暑期学校的办学经验和问题,提升暑期学校品质,不断扩大影响。

  洪大用坦言,在试办暑期学校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课程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科前沿课程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能力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特别重要的是,学生对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外语训练。在国际招生方面,尽管一些协议学校有稳定的生源,但针对更多学生的国际推广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校内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也还要进一步拓展。“我们现在一些优秀的师资都用上了,下一步要督促更多教师提升英语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参与暑期学校教学。”此外,在进一步加强暑期学校运行机制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完善对国际学生的管理等方面,也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展望暑期学校的未来发展,洪大用表示,需要在师资配备、课程结构、学生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要做好师资储备和聘请工作,在课程方面可能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文化方面内容,也考虑在适当情况下把一些春、秋季学期课程放在暑期学习,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同时,也会考虑扩大招收国内一些兄弟院校学生。此外,争取实现人大暑期学校与国外一些大学暑期学校直接对接。“我们集体组织学生直接到对方大学学习,对方大学则组织学生直接到我们这来。目前正在初步尝试,以后可能是一个方向。我们今年就有20名同学到耶鲁大学暑期学校学习。”

  任教暑期学校“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课程的张维为教授有着诸多“高级头衔”,如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等,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在选课之初,张维为开设的“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这门课程就非常热门,由于名额限制,最终只有52人成功注册,其中海外学生超过了1/4。张维为认为,外国学生相较于中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明显不足,提问也比较偏重于基础事实类型,这也说明中国的现实发展状况实际上并没有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世界。

  张维为表示,人大暑期学校可以在想要做深的核心领域上多下功夫,多推出相关精品课程;另外,本次暑期学校的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相对较少,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生。

  对于国内高校纷纷试办暑期学校,有关人士认为,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两学期制因为学期过长,课堂教学较多,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与高校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推行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第三学期就是要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为广大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同时这也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便于外国大学在暑期安排来华的交流学习活动。

  那么,人大暑期学校的模式是否适合推广到其他学校?洪大用认为,人大国际小学期开办的推广价值,主要是在理念层面,它表明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而人大的具体模式在综合性大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对很多学校而言却不一定能够普遍推广开来。他说:“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情况,应该因校制宜,不必简单效仿。所有学校都按一个模式培养人才是不对的。但是,人大暑期学校作为一个案例,对其他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是有一定启示的。”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dongdong]
  相关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培训怪象 学生家长为何趋之若鹜  ·上海2013年“三校生”高考政策公布 31所高校招生  ·今年又一批大学改名或升格 17所“学院”更名为“大学”  ·甘肃省“新高考”首诊试题突出考查新增内容  ·香港高校各显神通 台湾学生热衷香港读大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